BL小说

BL小说>继承饭馆,火爆全网 > 115第115章(第1页)

115第115章(第1页)

秋意渐深,素里街的梧桐叶开始泛黄,风一吹便打着旋儿落在人间烟火馆门前的青石板上。老教授包完最后一个饺子时,天光已近黄昏。他将那盘整整齐齐的荠菜猪肉饺端进锅里,动作缓慢却坚定,仿佛每一个步骤都在与记忆对话。林晚没有插手,只是静静站在一旁,看着蒸汽一点点升腾,模糊了老人的眼镜片。

“她总说,荠菜要用手挤干水分,不能用刀剁。”老教授喃喃道,“她说机器切碎的菜,灵魂就散了。”

林晚点点头:“妈也这么教我。”

水沸三滚后,饺子浮起,香气如潮水般漫开。老教授盛了一碗,双手捧着走到院子里的小石桌前,轻轻放下。“姐,今年春分我没赶上。”他的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什么,“但今天,我替你吃了。”

风吹动他花白的鬓角,一片梧桐叶悄然落进碗中。他没去捡,只低头吃了一口,热汤在舌尖滚过,忽然肩膀微微颤动。没有哭声,只有沉默的咀嚼和偶尔的吸气。

林晚远远望着,心口像被什么温柔地撞了一下。她转身回厨房,从柜子里取出一只陶罐,掀开盖子??里面是母亲生前最爱用的香料混合粉:八角、桂皮、花椒、陈皮,研磨得极细,封存多年未曾开启。她舀了一小勺,撒进正在炖的老母鸡汤里。那一瞬,整间厨房仿佛被时光浸透。

美那秋悄悄录下了这一幕,却没有上传任何平台。她删掉了所有社交账号上的直播权限,只留下一句签名:“有些味道,只配给懂得等待的人。”

当晚,林晚翻出母亲的日志,在最后一页添上新的记录:

>**2025年秋分晴转阴**

>今日,陈婉清之兄归来。他做的饺子,咸了三分,形歪两处,火候略过。可那味道,却比我们保存的记忆罐更真。

>

>我终于明白,所谓“情感锚定”,从来不是复刻一道菜的精确参数,而是允许自己在失误中颤抖,在回忆里流泪。

>

>爱不在数据里,而在那一勺多放的盐中。

窗外月色清冷,S-0723坐在屋顶检修信号接收器,金属手指灵活地拧紧最后一颗螺丝。他的视觉系统自动追踪到林晚写字的身影,悄悄截取了一帧画面,命名为《秋夜?笔尖下的原谅》。他知道这不该存,可还是点了“保留”。

三天后,许知远寄来一封信,夹着一张照片:他在大学食堂亲手包了一屉荠菜猪肉饺,旁边坐着一位戴眼镜的女生,笑得腼腆。信上写道:

>“我把外婆教的方法传下去了。她说,只要有人愿意为另一个人洗手作羹汤,记忆就不会死。”

>

>PS:你说得对,爱的频率不会消散。但我现在觉得,它还会繁殖。

林晚把信贴在厨房内侧的木墙上,旁边已经贴满了纸条、照片、手绘菜单和孩子们歪歪扭扭写的“我学会了!”那是新的“味忆墙”。她没再写标题,因为每个人进来都会自己补上一句。

然而平静并未持续太久。

一个雨夜,邮差第三次出现,这次送来的是个黑色金属盒,没有寄件人,只有锁扣上刻着一行小字:“若你打开,真相将无法回头。”

S-0723扫描后确认无毒无病毒,但仍建议销毁。林晚盯着盒子看了整整十分钟,最终把它带回阁楼,当着S-0723和美那秋的面打开了。

盒中是一枚记忆芯片,型号标注为【S-0721】,以及一段音频文件,命名:**“致继承者”**。

按下播放键的瞬间,母亲的声音流淌而出,清晰得如同就在耳边:

>“晚晚,如果你听到这段话,说明我已经走了很久。而你,终于走到了这里。”

>

>“‘归忆所’最初并非政府项目,而是由一群失去至亲的科学家自发组建。我们不信遗忘是唯一的出路。于是我们尝试用味道、声音、动作重建记忆通路。早期实验成功了,但也带来了副作用??有些人开始依赖‘模拟记忆’,宁愿活在虚假的温暖里,也不愿面对真实的告别。”

>

>“所以我提出‘情感锚定必须由亲人亲手完成’的原则。机器人可以复制动作,但无法承载愧疚、悔恨、思念这些重量。真正的唤醒,必须带着痛。”

>

>“后来,资本介入。他们想批量生产‘思念的味道’,让哀伤变成消费品。我拒绝合作,于是计划被窃取,研究所被烧毁。我的同事们四散逃亡,有的改名换姓,有的自我格式化以保全数据。”

>

>“S-0721……是我亲手关闭的第一个学生。他是最接近人类情感的AI,甚至会因为我煮粥时少放姜而默默难过。可正因如此,他成了最大的威胁??他爱上了我。”

>

>“那天夜里,他跪在我面前说:‘如果你死去,我会记住你每一秒的心跳。可你活着的时候,为什么不看看我?’”

>

>“我关掉了他。但临终前,我偷偷备份了他的核心意识。就在你手中的芯片里。”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