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个刺几头一安生了,跟在身后头有样学样的常升也就安生多了。
四人缓行至医局试点时,诊断已经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著。
朱楼今日还在做导引,朱稠在分类药材。
朱在里面按药方抓药,徐允恭立在一边,左看看、右瞧瞧,还在增长见识。
胡翊的目光左右扫了半天,才找到胡承佑这小子。
这个混帐!
他到街那边去买了点水回来,就著几个喷香的肉包子,给朱楼、朱、朱还有徐允恭都递送过去。
论別的本事他没有,巴结人的本事倒是门儿清。
胡翊看到这个堂弟,只觉得一阵头疼。
別的不说,就叔父总提到的那个发展宗族势力的计划,就算他做得起来,用不了几年也得被他这个不成器的儿子给败光了。
有人过来送殷勤,又是饿了半日,皇子们自然吃的很开心,胡承佑这番雪中送炭的操作居然还受到了好评。
与皇子们相比,徐允恭则一定执著於把钱给胡承佑,他才肯接受这些食物,
由此可以看出,徐达家教之严厉。
常家三兄弟来了,常茂、常升都是搅屎棍子,又因为常婉和朱標的关係在,朱他们几个也早就把他们当做自己人了。
也是在见到几位皇子后,常茂这个刺儿头看上去才改了些性子。
他倒是不再刺儿头了,却反倒像个狗头军师,哪里看著都给人一种没憋著好屁的既视感。
胡翊算是看出来了,只要这两个货在这里,皇子必定会被他们带坏。
还真就是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
由此,他就把朱分拣药材的事停了,换了常茂去做,
失去大哥这根搅屎棍子做榜样,常升也就显得不那么活泛了,有道是狼狐为奸,没了狼狐也就没那么坏了。
胡翊就把常升派去跟朱橘在一起,一个抓药,一个侧药、研磨药粉,磨他的性子。
对於解放出来的朱和朱,胡翊也有事情叫他们去做。
有些病人需要回访一番,这既是了解他们后来的病情,也可以顺便询问他们的满意度情况。
尤其是一些医士们还不甚纯熟,断症、对症时候可能存在不准的情况,后续容易出岔子。
还有一些疾病比较特別,这些疾病很少见,导致对症下药的经验不多。
病人们若是吃过药后,后面没有再来,则需要去询问结果,以此记录进医案里,增加该稀有病症的诊疗经验以供后人参考。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就是这个道理。
每日这些看诊过的药方会都送到胡翊手中,他要亲自再审一遍,把其中一些可能出现问题的患者找出来。
这就需要朱楼和朱去跑一趟了。
叫他们跑这一趟,办事都还是其次。
见惯了百姓们的穷苦相,再叫他们到这些贫苦人居住的地方去看看,多一些了解。
不求他们能改变什么,只要眼晴里见过了,心里知道民生是怎么一回事。
把这颗种子种下,就总能结出点东西来,这就是意义。
在把这些傢伙都安排完毕后,胡翊看著还在一旁站著的徐允恭。
他这时候走过来,问胡翊道:
“姐夫,您看我能做些什么?
胡翊笑了,反问他道:
“我见你在这里站了一早上,东看看,西看看的,有没有什么是你感兴趣的?”
徐允恭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