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将药碗呈给了皇帝,而皇帝也仿佛十分熟练的接了过来,试了试温度,然后呈上来服侍李太妃喝药。
李太妃看着儿子熟练的动作,一时间也是有些心酸,她是知道为何儿子能这么熟练的,无非就是之前刘太后生病,儿子便是每日不歇的在榻前侍疾,如此多日,不熟练也熟练了。
李太妃不是刘太后,是不忍心儿子干站着伺候自己的,因此只用了两口,就将药碗接了过来,柔声道:“好了,如此也算孝顺过了,好孩子,快坐下吧,母亲还没到需要人喂药的时候。”
皇帝手中一空,人也愣住了,他看向李太妃,几乎要被她眼中的慈爱之意灼伤。
他猛然间意识到,原来母亲的爱,竟是如此包容,哪怕他没有日日孝顺,没有做到最好,母亲也会依旧疼爱他。
皇帝原本冰封的心,此时也终于不免被这样无私的爱融化成一汪溪水,流入他的四肢百骸,让他只觉得处处都妥帖。
**
这次母子会面,一直等用完了午膳才终于结束。
皇帝当场赐下了许多东西,还保证明日会再来探望,然后便领着李用和离开了。
两人出了景福殿,便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前宫去了,刚开始的时候,两人都没有说什么,只是沉默,等终于走出了后宫,皇帝这才开了口:“舅舅,等过几日,我想要尊奉母妃为太后。”
李用和听到这个楞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臣代太妃娘娘谢过皇上隆恩。”
说完又顿了顿,道:“那杨太妃该如何呢?”
杨太妃可是皇帝的养母,人都说养恩大于生恩,如今刘太后去了,杨太妃可不好安置。
谁知皇帝只是摆了摆手:“晋封杨太妃为贵太妃,朕自会给她好生养老。”
见着皇帝已经下定了主意,李用和便也不再多言。
两人一直走回前殿,又商议了一下日后认回太后的事情,皇帝这才放李用和离开。
李用和走出宫门之后,回头看了一眼这巍巍宫墙,心里也说不上来是什么滋味。
**
第二日下午,李用和便听到了宫里传来的消息。
今日一早,皇帝传了宗室入宫说话,说着说着,突然周王给皇帝爆料了一件大事,原来皇帝的亲娘并不是刘太后,而是李太妃。
是当年刘太后无子,这才抱了李太妃之子养在膝下。
这样一件宫中秘闻,一下子引爆了舆论,几乎以一种十分迅疾的速度传出了宫墙,传入了市井之中。
而皇帝也十分给力,一点不藏着掖着,立刻召见了各方大臣,以及掌管皇家玉牒的人入宫求证。
最后的结果也不出所料,皇帝的确是李太妃所出。
之后的事情便也变得十分顺理成章,皇帝当即领着文武大臣前往李太妃处拜见,然后当场尊奉李太妃为太后。
不过一天时间,却已经是石破天惊,如今外头对于这件事已经传疯了,虽然皇帝最后也下旨各处不准议论此事,可是这样劲爆的猛料,又是皇家秘闻,又如何能拦得住悠悠众口。
李用和甚至听说,瓦当里面好似都想要借此排戏了。
对于这个李用和到没有很惊讶,毕竟狸猫换太子的事儿,历史上确实是有名啊,哪怕是一千年以后,依旧传颂不息。
不过虽然如此,李用和还是给自家下了命令,不允许自家奴仆之间传这些闲话。
不仅是因为因为传闲话不好,而是如今他们家这个地位是相当尴尬。
他如今从一个可有可无的小外戚,成为了皇帝的亲舅舅。
作为皇帝的亲舅舅,如今盯着他的人可比以前多多了,他也得注意一下舆论影响。
不说皇帝如今不可能清算刘太后,就算是皇帝真的要清算刘太后,他也不能表现的太小人得志,否则对他的官声也不好,因此如今对他来说,最好的做法就是低调。
而李用和的做法很明显也让皇帝十分满意,很快的,皇帝加恩的圣旨便下来了,皇帝加封他为閤门袛侯。
他这下总算是从小使臣跳到大使臣了,而且閤门袛侯这个职位也算是一个清贵的职位,差事再没有之前那么多了,李用和心下觉得很不错。
第二日他入宫谢恩,见到皇帝时,却发现皇帝眉头紧锁,李用和意识到可能有事儿,也没多问,只先谢过皇帝恩典。
皇帝对他这个亲舅舅还是很客气的,笑着免了他的礼数,然后舅甥俩这才聊起了天。
一开始只是随便聊聊,后来皇帝才终于说起了自己的为难之处。
“之前我与吕相公合意,想要将之前阿附太后的几个大臣都清理掉,但是皇后听闻此事后,却与我说,吕相公哪里是不阿附太后,分明是为人奸诈,善于机变罢了,我如今竟也是有些犹豫了。”
李用和没想到皇帝竟然是在担心这件事,该说不说,吕夷简如今在朝中,的确算是难得可以依靠的大臣,若是皇帝真的将所有和太后有关的重臣都贬斥了,那日后朝廷还能用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