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一个白天,晚上丽娘来接细姑刘月儿回家的时候,跟她一起来的是乔宽。
细姑问她,“你们怎么遇到一起的?”
回她的时乔宽,“我是替我们掌柜的来的。”
替沈娘子来接沈宿和过郭义的乔宽最后和细姑她们一道回了苍石巷。
沈宿不用乔宽帮忙,“这么点路,这么大点人,我还要你帮忙?你跟她们顺路回吧。”沈宿把外甥往咯吱窝里下一夹,走了。
看起来确实不用人帮忙的样子。
回去的路上,刘月儿没力气走路。细姑和丽娘轮流抱着她,最后还是乔宽把刘月儿扛着脖子上。
乔宽对细姑问道:“怎么你们家中只有你们姐妹两个带着孩子?孩子的父亲呢?”
“我们姊妹两个都是寡妇,我男人春天的时候落水没的,丽娘她——”丽娘的丈夫刘安是怎么死的来着?
丽娘接着道:“月儿她爹得病没的。”
“噢——”乔宽点头,“好好好!”
好什么?人家死了男人有什么好的?
乔宽立刻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立刻自己往回找补:“孩子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不等细姑两个反应过来,他又问:“孩子这次生病,你们使了多少银子?”
多少银子?——一两八钱。
据说这还是公道价钱。
“果然不管在那里看病都是很贵啊!”细姑感叹。
但是丽娘这是什么意思?
细姑对着面前的零碎的银子和几串铜钱,疑惑地看着丽娘,“你做什么大半夜不睡觉,赶着来给我送钱?”
“大姐,这是月儿看病的钱,一共五钱银子、三串铜钱。我知道这些不够,其他的等我每个月发了月钱,每个月给你五百文。”丽娘神情严肃。
细姑不要,“我们一开始说好了,我出——”
“大姐!”丽娘打断了细姑,语气不容拒绝,“这个不一样,你收下!”
到底哪里不一样,细姑也不是很清楚,大概就是孩子的买命钱当娘的不愿意让别人出吧。
细姑收下了丽娘的钱。
后面丽娘再去上工的时候遍不再带上刘月儿,小家伙留在了铺子给细姑作伴帮忙,收个铜钱什么的。
刘月儿还混了个绰号——茶小二。
这帮子做苦力的忙里偷闲地来喝口茶水,还总不忘给人起绰号。
大家看茶小二人小有趣,时常会逗她,给钱的时候时不时地多一个、少一个。
还在咳嗽的茶小二十分认真负责,总是一个一个的数过了人数,再一个一个的数一遍铜钱。
钱多了不要,钱少了不依。
细姑看她认真,也来凑趣,时常给她发一两个铜板当工钱。
喜得这位小二大叫:“大娘世上第一好!”
众人哈哈一笑。
孩童带来的欢乐真是这平凡疲惫的日子中、难得的、不掺苦味的、一点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