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

BL小说>三国:从樵夫到季汉上将军 > 第133章 安乐公主(第1页)

第133章 安乐公主(第1页)

书房内空气仿佛凝固,卢植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

他并非惜身,而是深知,一步走错,非但不能保全刘备,反而可能将其推向深渊。

“名声!名声!”

卢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

阳光洒在东菜城的青石板街上,融雪顺着屋檐滴落,发出清脆的声响。招贤馆门前那行“不问门第,只问初心”的墨字,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醒目。竹帘半卷,炉火重燃,新来的杂役正忙着清扫昨日积下的炭灰,而牛憨已早早坐在案前,面前摊开一卷厚厚名册,上面密密麻麻记着这几日应征者的名字与专长。

他一手握笔,一手揉着太阳穴,眉头紧锁。不是因为人少,恰恰相反??来的人太多了。

“铁匠张五,善锻刀具,愿授徒三十;医者孙婆,行医四十载,通针灸汤药;算学童子李元,年方十岁,心算如飞……”牛憨一边念一边写,嘴里嘟囔:“哎哟,这名字怎么比俺砍过的柴还多?”

正发愁间,门外脚步声起,一道修长身影步入馆中,正是沮授。他换了身素净深衣,发髻束得一丝不苟,手中捧着一卷绢帛,神情沉稳如山。

“牛校尉,今日可清点完毕?”沮授轻声问道。

牛憨抬头咧嘴一笑:“先生来了正好!俺正愁这些名字理不清呢。您看,三天工夫,来了快两百号人!有的会种田,有的懂水利,还有个老头说能造木牛流马??虽说看着像拉货的独轮车……”

沮授闻言微微一笑,将手中绢帛铺于案上:“故不必一一亲录。我昨夜归家后思之再三,设此招贤馆,若仅凭一人之力登记考核,终难持久。须立制度,分门别类,方可有序用人。”

牛憨挠头:“啥叫‘分门’?”

“便是按其所长,划为数科。”沮授提笔蘸墨,在纸上写下四字:**农桑、工技、医卜、政务**。

“凡应募者,先由专人问其技艺所长,归入相应类别;再由专人考其实学,定其可用与否;最后报于太守府,量才录用。如此层层递进,方不至于良莠混杂,亦免遗珠之憾。”

牛憨听得眼睛发亮:“妙啊!就跟砍柴得分松柏hardwood一样,不能一把火烧了整片林子!”

沮授忍俊不禁:“虽粗鄙,倒也贴切。”

话音未落,王凯匆匆进来,脸色微变:“二位,出事了。”

“何事?”牛憨腾地站起。

“昨夜徐州方向来了一队客商,途中遭山贼劫掠,财物尽失,一人重伤。今晨被乡勇救回,现安置在医馆。据伤者言,那伙贼人数百,盘踞于蒙山深处,已有月余,专挑往来商旅下手,连邻县都不得安宁。”

牛憨怒拍案几:“岂有此理!俺东菜招贤纳士,讲的是安民惠民,他们倒好,趁乱打劫!”

沮授却神色不动,反而沉吟道:“蒙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是盗匪藏身之所。若真聚众数百,恐非寻常草寇,背后或有隐情。”

王凯点头:“我也这般想。那商人说,贼首自称‘彭将军’,麾下皆穿残破汉甲,口称‘讨逆复国’,似曾为官军旧部。”

“哦?”沮授眸光一闪,“穿汉甲,称将军,又打着复国旗号……莫非是董卓乱京时溃散的北军余部?”

牛憨听得云里雾里:“管他是谁,敢抢百姓东西,就该派兵剿了!”

“不可轻举。”沮授摇头,“兵者,国之大事。若贸然出兵,一则劳民伤财,二则恐激起更大动荡。况且我东菜兵力有限,守境尚可,远征则力有不逮。”

牛憨急道:“难道眼睁睁看着他们作恶?”

“自然不是。”沮授目光转向王凯,“烦请速去请刘琰先生,并传刘备使君,就说此事关乎民心向背,宜早议决。”

王凯领命而去。

半个时辰后,太守府议事厅内,群贤毕至。

刘备端坐主位,面色凝重。身旁左侧是沮授,右侧则是刚刚赶来的刘琰。牛憨站在下首,双手攥拳,一脸焦躁。李七也来了,缩在角落,却是难得地挺直了腰板。

“诸位,”刘备缓缓开口,“蒙山盗患,非止扰民,更损我东菜声誉。若任其滋长,四方贤才恐疑我治下无能,不来投矣。然用兵之事,关系重大,望诸公赐教。”

刘琰率先起身:“使君明鉴。依我看,此贼名为盗,实为乱世流兵。彼等本为国家爪牙,因主将覆灭、粮饷断绝而沦为草莽。若一味剿杀,徒增怨恨;不如招抚,化敌为友。”

“招抚?”牛憨瞪眼,“他们抢人钱财,伤人性命,还招什么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