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怎么回来了?”李氏惊喜的把两人迎进屋里。
正常出嫁的女儿是要年后初二才回娘家探亲的。
青芸道:“婆母说第一年成亲肯定不适应,让我们回来过个年,等明年再留在家里过年。”
李氏拉着女儿和女婿的手感慨万千,能遇上这样通情达理的亲家,不知道女儿几世修来的福气。
“姑姑,姑姑!”
“小元宝~”青芸伸手要抱孩子,刘昌邑眼疾手快挡在前面,自己先把元宝抱了起来,“姑父抱抱。”
元宝拧着眉毛看着刘昌邑,小脸欲言又止,惹得大家哈哈笑。
李氏反应过来,拉着女儿坐下,小声问:“可是怀上了?”
青芸面红耳赤的点点头,前几天吃饭的时候有点恶心,秦芙蓉便叫来郎中给看了看,月份还浅让仔细养着。
两人刚成亲两个多月就有了孩子,这可是桩大喜事,给老两口高兴坏了,当即给了青芸两间铺面房契。
这些铺子也不需要她亲自打理,都有固定的人管着,每个月只等着收租拿钱就好。
陈容高兴的抚掌道:“真好,咱们家又要添丁进口了!”
古代都讲究大家族,人多日子才能过旺,陈家的人太少了,每添一个孩子都是喜事。
李氏拉着她仔细叮嘱起来,“这阵子莫要吃寒凉的东西,也少吃辛辣的,雪天路滑尽量少出去溜达,前几个月胎不稳摔跤容易小产,可得仔细着。”
青芸点头一一记下来。
林秋又给她说了些生产上的事,她刚生完二宝没多久经验丰富。
汉子们听得不好意思,纷纷起身去书房。
刘昌邑明年也得去京都参加会试,正好两人商量一下考试的事。
“前阵子我伯父送信回来,得知我考中举人十分高兴,期待我明年去京都参加会试。”刘昌邑的伯父就是刘耀之,吏部尚书,内阁首辅大臣,太子太傅。
武朝不设丞相之职,但他的身份比之丞相也相差无几,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刘家人丁单薄,刘耀之也只有一个儿子,如今在亳州任职,所以对自家子嗣的学业十分看重。
“信上伯父还特意交代,给咱们准备好住的地方,过完年让咱俩一同过去。”
陈青岩道:“不会给大人添麻烦吗?”
“放心吧也不是外人,再说你在京都没有认识的朋友,找住的地方可不容易,普通的客栈不安全,稍微好一些的客栈一天就得二两银子,住一个月下来得花五六百两银子呢!”
陈青岩听得咋舌,“那我还是跟你一起去吧。”他现在还指望夫郎赚钱养家,可不敢大手大脚。
“到时咱们还能看见淮弟,两个月没见,我都怪想他了。”
陈青松坐在旁边听得一脸羡慕,他也想二哥了,只可惜过完年府学就开学了,不能跟着一起去。
刘昌邑安慰他道:“青松别着急,早晚你也得有这么一遭,到时候没准大哥已经入了翰林,能陪你一起考试呢。”
陈青岩倒没想那么长远,只想把这次会试考好再说其它的。
晚上家里准备了一大桌子饭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迎来了新的一年!——
作者有话说:这几天出差,可能有错别字来不及改,等回来再仔细修
第167章
过完年开始准备陈青岩去京都的事宜。
会试是每年的二月中旬举行,虽然距离现在还有一段时间,但为了避免路上有事耽搁,所以他们打算初八就走。
普通人想要去京都,需要提前在官府办好手续开具出行路引,不然连京都的大门都进不去。
办这个路引办起来非常麻烦,需向州府递交申请材料,要说明姓名、住址、年龄、出行目的等信息,并由五个人同时作保,除此之外还要缴纳十贯钱。所以普通人一辈子也没办法去一趟京都。
当然陈青岩不需要这么麻烦,他是进京赶考不需要花额外的钱,只要提前去府衙申办就可以。
这次去因为跟着刘家一起去的,所以连马车都不需要准备,只带上行李和一名随从。
晚上两人躺在床上商量这件事,王瑛道:“这次去京都,你打算带谁一起去?”
陈青岩翻了个身,用手勾住他的腰道:“如果可以,我最想带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