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终散,天地同悲。
曾支撑万界秩序的万界山化为齑粉,永恒清冷的浮黎境彻底崩毁,星辰寂灭,溪流干涸。众神在神魂即将彻底消散前,做出了最后的抉择——他们将残存的神力剥离神魂,如同百川归海,尽数汇向那道立于归墟裂隙前的月白身影。
荼蘼神君,这位最后的守护者,其真身本就是娲皇补天遗泽所化的最后一块五色石,石心深处封存着最初的补天本源与鸿蒙珠的五行元炁。她,是修补这倾世之缺唯一的希望,是注定的“基石”。
浩瀚神力涌入的刹那,众神以最后的神性意志,凝成四句震彻寰宇、蕴含无上玄机的箴言,如同永恒的烙印,深深铭刻在归墟之畔自然凝结、巍然耸立的万法碑之上,静待后世有缘之人:
“世间再无神,此身承万钧。
石心承神泽,裂隙补天缺;
旧约系新魂,执石者为劫。”
神谕既成,诸神陨落,光辉时代于此终结。
然而,在那至高无上的法则层面,漠然运转的天道意志,于这极致的牺牲与守护面前,第一次产生了微不可察的“自省”。它意识到,自身为了维系绝对平衡,坐视虚魇的阴谋潜滋暗长,最终导致了这场几乎令秩序彻底崩坏的浩劫,其本身亦是一种“失衡”。那万法碑上“旧约系新魂”的箴言,不仅是警示,亦成为了天道在冷酷规则之下,为自己、也为这苍生……悄然留下的一线渺茫的生机与变数。或许,在遥远的、连天道自身也无法完全预料的未来,那以身为祭的五色石之灵,与那散尽骨血、立誓同担的妖神之魂,能在这一线生机之中,挣脱宿命的枷锁,重续未尽之缘。
神明时代的终结,却意外催生了新的纪元。天地间原本由神格严格掌控的灵气失去了绝对束缚,开始自由流转,变得前所未有的浓郁和活跃。那些曾在神明庇护下懵懂生存的凡人,以及少数在浩劫中侥幸残存的低阶修士,率先感知到了这弥漫天地间的澎湃灵力。他们从古老的废墟中挖掘出残破的神遗典籍,依循着模糊的指引,在满目疮痍的大地上建立起最初的、简陋的宗门,以凡俗肉身尝试引气入体,以微末神魂努力感悟天道残迹,摸索着前行之路。
与此同时,妖神扶砚的陨落,使得原本相对有序的妖界力量失衡,妖界势力大洗牌,大妖割据,纷争再起。神陨后散逸的纯净元炁,成为了新生的“修真者”与各方妖族争夺的宝贵资源,冲突与摩擦在曾经的净土上不断上演。
“修真者”这一群体,自此如星火燎原,在人界逐渐崛起,并依据地理与势力范围,渐次划分为四大州域。为维系基本秩序,应对妖患,各大宗门联合派出弟子担任“仙使”,巡守四方。
而在人间,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一枚通体莹润、却内蕴细微裂痕与暗红血沁的极地寒玉,正静静躺在溪流之底或尘封古洞之中。在无人窥见的月夜,它偶尔会流转出一丝极其微弱、恍如隔世的星辉,沉默地封存着一段被漫长时光彻底湮没的、关于神与妖、关于牺牲与守护、关于一场超越了规则与生死界限的……倾世之恋。
它,也在等待着属于自己的,未知的命途。
神明时代的终结,并未令天地间的能量湮灭,反而催生了新的秩序。那曾受神格严格束缚的天地灵气,如今自由流转,滋养万物。而追本溯源,无论是修真者吸纳的清灵之气,还是妖族驾驭的重浊之力,皆源自盘古开天辟地之时——清灵者上升为神域根基,重浊者下沉成妖界本源。二者本为同根,犹如阴阳两极,并无绝对的高下之分,唯有精纯与否,方显强弱之别。
然,清浊虽同源,其性却相悖。修真之法,引清灵元炁淬炼己身,求的是天人合一,超脱物外;妖族之道,纳重浊之气锻铸妖躯,凭的是弱肉强食,本能强横。二者修行路径南辕北辙,核心迥异。若有修行者妄图仙妖同修,兼纳清浊,无异于引水火同炉,必致根基冲突,经脉尽毁,大道断绝。
更为关键的是,无论仙妖,其修炼出的核心本源——那凝聚于丹田、承载着毕生修为的“内丹”,皆严格对应天地五行之一。或是生机盎然的青木之气,或是炽烈霸道的赤火之炎,或是厚重沉凝的黄土之息,或是锋锐无匹的白金之芒,或是深邃幽玄的玄水之精。自修行伊始,道基铸成,其元炁属性便已注定,亘古以来,从未闻有谁能身负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属性的本源元炁。
正因这修行路径的截然对立与元炁属性的唯一性,在资源争夺日益激烈的后世,修真者与妖族之间,猎杀与反猎杀的阴影始终笼罩。对于修真者而言,妖族内丹中精纯且庞大的单一属性重浊元炁,若能以秘法小心剥离其混沌意志,炼化吸收,无异于苦修数十载的灵丹妙药,能极大增进自身同属性灵力的修为。
反之,对于妖族,修真者那经过千锤百炼、剔除了杂质、精纯无比的单一属性清灵内丹,更是难以抗拒的大补之物。吞噬炼化,不仅能强健妖躯,更能直接壮大其本源妖力,省去无数水磨工夫。
在此背景下,历经数千年纷争与整合,人族修真界逐渐形成了三大宗门,各自统御一方地域,被尊为“仙族”。他们并非居于九天之上,而是扎根于灵气最为充沛的名山大川、洞天福地,建立起恢弘的宗门基业,传承道统,维系一方秩序。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妖患,守护凡俗安宁,三大宗门联合派出门中精英弟子,担任“仙使”,巡守四方。这些仙使不仅修为高深,更肩负着监察妖族动向、平息妖祸、乃至在必要时猎杀危险大妖的职责。仙使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妖族的肆意扩张,但双方在漫长边界线上的摩擦与小规模冲突,依旧时有发生。
而最为重要的,便是对归墟遗址的守护。三大掌门深知昔日浩劫之怖,共同将那片死寂之地及矗立其侧的万法碑划为绝对禁地。由三宗分别派出最核心的精英弟子,组成联合卫队,常年轮值镇守,以防那传说中的灭世之劫再现,并世代参悟万法碑上那四句关乎天地存亡的神秘箴言。
三大宗门皆奉远古神祇玄衡、烛阴、昆吾的道统为源流,尊其为祖师,门中弟子均需修习源自神域的阵法、剑术、符箓三大技艺,此为立宗之基。
妖界历经洗牌,终成北境、南疆二主共治之局,与仙族签订盟约,共维平衡。
北境之主以铁腕践行仙妖盟约,麾下铁骑巡狩边陲,清剿堕仙恶妖,被三界视为平衡最坚定的守护者。其执法虽厉,却恪守界限,于仙门眼中乃是可信之盟。
南疆这位纸妖出身的妖王,表面玩世不恭,常嫌政务烦琐,却将南疆治理得意外安宁。他时常溜入人界摸鱼放鸢,看似疏懒,实则秩序暗藏,民生和睦。
而无光之渊,则成了堕仙恶妖混迹之地,亦是三界情报交汇之处。此地鱼龙混杂,偶有仙妖于此买卖消息,其首领天蚀主行踪诡秘,无人得见真容,统御着这些被仙妖两界排斥之徒,寻觅三界逸散的混沌元炁以为修炼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