煐殊元年腊月中,安阳城里办了一次非常热闹的婚礼。
成婚的双方是羽林军督尉薛明芳,和工部主事贺兰和。此二人虽目前官职品阶尚低,但众所周知,皆是天子心腹,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尽管男子与男子成婚颇为稀奇,可如的今天子与摄政王尚且如此,这次婚礼倒也没人明面上出来说些什么。
何况,薛家可是京里出了名的浑不吝。此次为给薛明芳办婚事,自冬月起就陆续有薛家人回京述职。以往光是薛明芳一个小辈在京里,都能和太子一同,把找他们不自在的人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更别说现在如此多人在,背后又有天子撑腰,谁还敢正面去撞。
安阳百姓们倒是乐见其成,安安稳稳凑热闹。这一是因为薛家长年守卫边疆,在民间的名声相当好。二也是因为,这两年贺兰父子努力推广织机,让百姓们都用上了比原先麻布好太多的棉布。百姓们感恩,和当初白殊与谢煐成婚时那样,都真心送上一声祝福。
薛家与贺兰家也摆了一回阔。
薛家酒肆早半月就放出消息,新人成婚当日,安阳百姓都可到酒肆来领喜糕。且贺兰家在永宁坊、永定坊、永平坊三坊里都分别包下两三家酒楼,从午时至亥时大办流水席,人人皆可去吃一顿。端的是财大气粗。
也是办这一场婚事,朝野上下才突然发现——贺兰家竟这么有钱?再细细一打听,便震惊了——竟是跟着摄政王办的那个书院赚的钱!
白殊简单粗暴地将书院命名为科技书院,如今还在面向全大煜召集师生。而在书院开办之后,白殊便将肥皂、酒精、曲辕犁、织机、水泥、廉价纸、玻璃这些东西都划归书院。有意建工坊制造贩卖者都可与书院定契,遵守生产销售规则即可,并且每年要另给书院一笔“专利费”、“指导费”。
贺兰父子参与了目前书院推出的大部分项目,因此书院会给他们分润。仅仅是今年半年,贺兰家拿的钱就足以阔气地去办这一场婚事。
先前说白殊那书院是赔本买卖的人都闭上了嘴,并且对书院保持密切关注,总希望着哪天书院能推出个自己可以参与其中的项目。
言归正传,薛家与贺兰家将婚事办得别具一格。
这日休沐,白殊和谢煐如平常一样起身吃过早饭,特意穿上新制的衣袍——白殊的是烟红色,谢煐的是黑底红纹。随后,两人带着小黑和白鹿来到卫国公府。
现在薛家和贺兰家的人全都回来了,卫国公府住得满满当当。
两人见过卫国公与老夫人,又来到薛明芳和贺兰和的院子,里面也是人头攒动。不说仆从,薛明芳上头十一个族兄,贺兰和五个族兄两个族弟,就够热闹了,这还没算待在老夫人那边的姐妹们。
张峤守在院门,见两人来了,便引着两人往里去。
白殊笑道:“子山怎么不在里面坐?”
张峤苦着张脸:“里头基本都是成过婚的,我扛不住他们催我婚。”
白殊乐得也顺口催一句:“新科榜眼郎若是看上哪家小娘子,我替你去提亲啊。”
张峤苦笑着摆摆手:“过两年,过两年再说。”
两人在一片行礼问候声中进了屋,看见薛明芳与贺兰和被一众亲朋好友围着。
众人见到天子与摄政王,都乐呵呵地过来见礼。这一群待在北地的儿郎们没见过白鹿,还稀罕地围着看。白鹿也不惧人群,淡定地站着任围观。
白殊从知雨手中接过礼盒,让他跟在白鹿身边照看,自己和谢煐将礼物送到两位新人面前。
薛明芳对两人拱拱手,笑道:“三郎,我可是记着你答应过的画像呢。”
白殊笑着回:“自然不会少了。”
他打开一个木盒,取出三幅画卷一一展开。两张是单人画像,持枪背弓的薛明芳,和拿着常用工具的贺兰和,一张是双人画像,两人穿着婚服,笑得喜庆。
众人都围过来看,七嘴八舌地夸白殊画得真,把薛明芳乐得见牙不见眼。
白殊再打开一个小盒,里面是一对白鹿玉佩,两只鹿都长着长长的鹿角,鹿角间还架着平安扣。
贺兰和接过去,拿出一块细看,赞叹道:“好玉,好雕工。”
白殊伸手往盒底掏掏,掏出一张纸:“还有这个。”
薛明芳接过打开,不解道:“药方子?这是治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