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这都是为大姑娘以后入宫做准备的,现在确实为了自己,更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宫中大宴,御膳房忙得很,大家都在处理各种食材,甄妃娘娘这两日将菜谱定下,掌勺的御厨们没敢偷懒,一个个轮着膀子亲自上阵。
抱琴作为一个粗使丫头,一边摘菜,一边看着,介于下药一说,肯定是要在大宴之时的,这会儿下药应该没多大用处,还容易被发现。
每日早晨,御厨们都会让人重新品尝一遍菜品,再用银针试过,过早下药反倒打草惊蛇。
很快,大宴之日到来,林如海穿戴整齐,带着三兄弟和林黛玉贾迎春入宫,他们三兄弟一起入宫,林如海有些担心出事,眼珠子盯得紧紧的。
作为新贵,来跟林如海套近乎的很多,林家三兄弟也备受青睐,林家的继子第一回露面,众人都很好奇,不过已经订了婚,多想无用,反正不可能跟林如海缔结姻亲关系了。
至于林如海的同年,参加过林家宴会的那些人,对林黛玉的婚事还可以再纠缠一下,说不准林如海就同意了呢,是以,林黛玉身边前来打交道的年轻后辈不少,林如海乐见其成,总之,各个比贾宝玉要好。
黛玉觉得烦不甚烦,做到林泽身边,跟他一起喝茶,等待大宴的开始。
群臣已至,众皇子姗姗到来,太子没出现前,七皇子按捺不住,志得意满走到众人跟前,由柳侍郎带着他认识各家大臣,惹得众皇子白眼连连。
人员差不多到齐,陛下带着甄妃娘娘前来,皇后娘娘没有明面上给陛下难堪,几乎是前后脚来得,不过太子依旧没到,陛下眉头紧蹙。
“皇后娘娘,太子殿下怎么没来?是瞧不上我们母子吗?”甄妃娘娘柔弱道,“我好待也是太子的庶母,他作为储君,怎可如此无礼。”
皇后吞了吞口水,心不在焉,并不接话,皇帝看着她,眼神愈发锐利,
“戴权,去把太子叫来。”
“不用叫了,孤来了。”
太子大步走过来,走到皇后身边。
随之而来的,是一队队穿着铠甲齐全手握重兵的卫队,各个身带煞气。
一过来,围住整个场地,剑拔弩张,众臣都有一种果然太子还是要反的心情,心中狂跳。
一部分人,早已知晓,笑容满满,怕人不知一样,洋洋得意。
而另一部分人,比如各位皇子的母族,即便往日再老实,事到临头还是会怕。
至于跟随肃郡王的大臣们,各个面若金纸。
不管今日太子成不成功,至少肃郡王都没有好果子吃,谁不知道陛下还是更加属意太子继位,只是不放权而已。
彻底把太子打趴下,根本不是陛下想要看到的。
这可不就过了!
连陛下都不知,为何太子突然就忍不住,一个柳侍郎而已,何足挂齿,迟早吏部还是会回到他手中,不过需要些时间而已。
太子很坦然,没有丝毫遮掩,就算是宫变来的皇位,谁敢说他不该得?
这便是嫡长子身份的好处,旁人想不来的。
作为事件导火索之一的柳侍郎并没有想象中那样惊慌,他即使跟肃郡王已经关系亲近,事到临头依旧能保持该有的镇定,等待最终结果。
人群之中,林泽依旧淡定喝茶,静待结果。
若无他的插手,想必这场宫变,会败得莫名其妙,就如他当年一样,像命运的捉弄般,无法接受。
说来好笑,他这重活之人,看到这一幕,除了感慨外,竟没什么想法,更不想看任何人的表现。
何其有幸能够在死后重新活过来,而且还是在自己熟悉的时代,拥有熟悉的人,即便并不是当初的那一批,也弥足珍贵。
有一些没有完成的梦想,在这里实现,也够了。
做林泽的这段时间,没有太多的欢声笑语,尝尽冷漠,除了林立和林铁相依相伴外,得到的情谊不多。
他不是个喜欢回忆的人,但有些事过于影响深刻,即便重活一世,依旧念念不忘。
毕竟,上一世造反的人,是他!而他的身份,正是如今的太子。
一样的身份,一样的父母,一样的过往。
唯一的不同,是他死得更早!
这里的太子是造过反的,在上一次的造反中,被贾赦劝住了没真正动手,而他没有被劝住,自然死在了那个时候,没能多活这十几年。
就好比在分叉口,两人做出完全不一样的选择,他自己极端一些,眼前的太子和缓一些,企图把持朝堂,让陛下不得不放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