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之宴,在各色才艺中落下帷幕,旁人不知如何,姜曦倒是大饱眼福,尤其是那位楚贵人,可称一句妙笔丹青,姜曦都想要闲暇之时讨教一二了。
等回了飞琼斋,宫人们趁着守岁的时候一个个吉利话说的不停,姜曦手一松,又赏出去不少。
等宫人们欢天喜地的去外头当值了,华秋这才小声禀报道:
“娘娘,这是今个膳房一个小宫女给奴婢的。”
姜曦接过华秋手里的蜡丸,仔细看了一遍,没有被打开的痕迹,她这才用银针拨开,里头是姜千里的笔迹:
“曦儿,此人可用。”
姜曦有些惊讶,但又想了想,御膳房总要采买,倒是最容易也最不容易被人察觉的与宫外连通消息的渠道。
“那小宫女叫什么?”
“奴婢听人唤了她一声荟菊。”
“让人看着点儿,若是她没有旁的心思,便帮她一把。”
华秋没有多言,只应了一声:
“那娘娘,今夜可要准备着?”
“圣上今夜不来,太后娘娘未曾归宫,想来圣上还要为太后娘娘好好尽一尽孝心。”
姜曦说起这事儿,便有些想笑,当初太后手握权柄,代批折子时,圣上与太后是水火不容。
如今权柄归位,圣上尝到了个中滋味,差点儿被算计的失了英名,倒是念起太后的好了。
只周尚书之事后,圣上每三日便要给太后处送些东西,或是御笔亲书的经文,倒是诚意满满。
可惜,太后心如磐石,不可转也,连年都不愿归宫过,想也是不想沾上旁的事儿。
“对了,我前些日子做的护膝可是也送去了?”
姜曦坐的有些乏了,和华秋说话解困,华秋立刻道:
“奴婢已经着人送去了,算算时间,今个也就到了。”
“那就好。”
景和宫中,玉嫔和魏嫔跟着宁德妃一道走了,玉嫔一路叽叽喳喳,倒是魏嫔沉默无比。
“还记着宴上的事儿呢?”
一进门,宁德妃抬手示意玉嫔停下,看向魏嫔,魏嫔沉默许久,这才吐出一句:
“圣上他记得我的歌,忘了我的人。”
“咱们这个圣上是什么人,你又不是第一次知道,何苦呢?”
宁德妃端起一盏热茶,悠悠饮下,魏嫔的声音透着不甘:
“可是为何玥妃不同?!娘娘,玥妃入宫以前,哪怕是她,圣上何曾这般明晃晃的偏向过?”
玉嫔被魏嫔突如其来的一指唬了一跳,立刻撇了撇嘴:
“你要发疯可别带上我!”
魏嫔这会儿已经听不进去玉嫔的话了,她自顾自的说着:
“苏贵人那舞也是不落俗套,以前万万没有过的,圣上明明都动心,可是一看玥妃的脸色,又止住了!
在此之前,便是皇贵妃也没有这个本事!娘娘,玥妃若不处置,只怕来日必成我等心腹大患!”
“你当本宫是蠢的吗?”
宁德妃冷冷开口:
“自己犯了混也敢来本宫面前挑唆,若非明个要请安,本宫必要赏你几个巴掌吃!”
“娘娘!”
魏嫔尖声叫道,宁德妃皱了皱眉:
“本宫知道你今日心里不爽,有些话在本宫面前说说也就是了,若是再在外面生事,本宫也保不住你!”
“今个,本宫叫你们来此,不是说玥妃如何,她如今有了身孕,争不了宠,这就是你们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