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光帝才不管有没有大彦皇帝的暗示,若是有,让对方斩杀梁郡王,才更让大彦皇帝感到痛苦。
这就是得罪他堂堂大周帝王的下场。
“人证物证俱在,那便请大彦使臣看看供词,再派人去大彦,”建光帝微微眯起眼,“传朕旨意,北疆三州镇北军屯兵于阳州。”
多余的话,却是一个字都不提。
汪相在心里叹了口气,脑海里却已经整理出如何暗示大彦使臣他们这位陛下的诉求。
不是真的要打仗,但既要梁郡王的人头,也要足够贵重的赔礼。
从头到尾,他们的陛下没有考虑过大周的威严。
这位三朝元老突然感到疲惫。
他暮年时,遇到人生中最差劲的一位帝王,而资质尚可的储君登基遥遥无期。兢兢业业一生,难道老天爷要让他带着遗憾踏入棺材?
此事还远没有结束。
“还有一名刺客下落不明?”
仿佛注意到汪相的疲惫,建光帝突然点了周相的名,让他回答。
周相还不知好女婿做了什么,谨慎回答,“那名刺客应是被人救走。微臣怀疑是潜伏在京城的大彦人所为。这些人应该没有参与行刺。”
发现建光帝没什么表情,周相硬着头皮道,“微臣无能,还请陛下宽恕。”
余下两名丞相和禁军统领赶紧跪下。
“也罢,”建光帝语气竟是诡异的温和,“汪卿年迈,又忙于来年会试。周卿余卿年富力强,追查最后一名刺客,以及找出大彦潜伏于京的细作,就交给你们了。你们可以随时找谢统领借兵。”
孙女都嫁给皇帝儿子的周相:“……”他是野心勃勃,可他真的不年轻。
周相隐有不安。
这股不安在与宏王一起喝酒时,发现宏王眼神闪躲时达到顶点。
如果对方是自己儿子,周相肯定已经厉声斥责,要求对方坦白,可对方是王爷,也许未来是皇帝,他不得不以‘我为你好’‘我为我们光明的未来好’的t语气,总算说动宏王吐露真相。
“什么?”
在听到宏王竟让下属劫走一名刺客时,周相还是没忍住站起身,一脸愤怒。
这让本来有些心虚的宏王十分不悦。
他的确需要周相的帮助走向帝位,对方也是他的岳丈。可他是王爷,未来是君,周相只能是臣。
臣子如何能用这种态度对君王说话?
周相是老狐狸了,看到宏王眸底闪过的戾气,迅速冷静下来,主动和宏王告罪,心里想的却是,也许当初选择宏王是一步错棋。
只可惜他没法走回头路,如今只能祈祷孙女早日诞下孩子。只要有皇家血脉,宏王活与不活并不重要。毕竟比起宏王,他手里还有另一份筹码。
周相服软,又细细盘点了整个经过。
“您本意是替陛下分忧,想查明刺客身份,对方不配合后,您便希望他指认太子,可他依旧不配合,便将人灭口了?”
宏王尽量严肃的点头。
实则,他隐瞒了一些经过。
从一开始,他就没打算查明刺客身份,只希望对方指认太子。对方不配合后,他各种拷打威胁,结果依旧不起效,便一剑将人砍成重伤,又命令下属用最恶毒的方法收拾对方。
待他得知刺客死讯时,刺客已经浑身血肉模糊,甚至看不清脸。
“岳父不必忧心,”宏王更像是宽慰他自己,“刺客已死,尸体也处理好了。本王的玉佩也回来了。父皇不会知晓,便是知晓,也不会……”
‘怀疑我’三个字没有说出口。
他已经知晓,今时不同往日,建光帝如果知道这些事,会怀疑他,没准还会杀了他。
“希望如此。”周相经历得多,他始终觉得皇帝让他调查最后一名刺客别有深意。
“麻烦殿下告知那名刺客的埋葬之处,臣还需给陛下一个交代,为其编写一个故事,解释刺客之死。”
“这有什么麻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