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你是来此定居,还是来我家定居?”
“有何不同?”虞世南反问。
二郎看向东边:“你来此定居,我同村正说说,在东边给你拨块地。”
虞世南震惊:“有没?有心?我都这把年纪了,你叫我独居?”
几个少年不约而同地别过脸,没?眼看!
杜如晦忍着笑说:“伯施,讲点道理吧。”
二郎:“他?也就敢跟我这样。喜儿在和面?,一会儿她过来,你问她有没?有心。”
虞世南立刻起闭目养神。
金宝小声问高明:“他?在朝中也这样吗?”
有为悠悠道:“舅母说过啊。脸皮不够厚,手不够黑,心不够狠,不要?走仕途。”
虞世南和杜如晦同时看有为,齐声道:“再说一遍!”
二郎:“喜儿说错了?你俩不用心狠手黑,除了陛下圣明,还有便是半个朝堂的文臣武将都亲如兄弟,有所不满也是当众说出?来。”瞥一眼高明,“等他?长大?,你们老了,人走茶凉,谁还记得谁的好?”
虞世南想到他?前半生,前朝还没?灭亡,那时文臣武将没?少相互倾轧。高明不禁说:“我不会的。”
杜如晦露出?笑意:“你能做到不被蒙蔽就好了。”
二郎点头?:“三省六部就那么多?职位,天下又不缺有才之?士,别人用手段,你不用手段只能悠然见南山。”
高明脑海里浮现?出?一句话,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庙堂之?上也一样。”
杜如晦很是欣慰:“是这样。所以诸葛亮劝刘禅亲贤臣远小人。好在刘禅听话,否则他?在诸葛亮死后如何也撑不了三十年。”
高明看着二郎说:“我也听话。”
二郎笑着点头?:“我记下了。”
稚奴捂住耳朵:“可?不可?以不要?说话?”
高明起身朝他?手上一巴掌。但他?没?打下去就被二郎拦住:“他?快睡着了。”稚奴睁开眼,看到上空的手臂,吓得往他?叔怀里钻。二郎赶忙松开高明抱住他?。
喜儿拎着两把摇椅过来,给二郎一把:“在院里就听到稚奴的声音。谁又惹你了?”
“我想睡觉,大?哥不叫我睡。”稚奴张口就胡扯。
虞世南原本还有点同情他?,闻言一脸无?奈地摇了摇头?,九皇子就得太子殿下收拾。
喜儿打开折扇:“我抱你睡?”
小孩过去,喜儿给他?打扇子,一会儿就进?入梦乡。稚奴睡着,喜儿就把他?放在有为身边。高明以前不知道馒头?是用发面?做的。来到村里“见多?识广”,他?知道想吃烧饼也得再等一两个时辰,就踏踏实实睡午觉。
钟子孟领着几个少年下田插秧,虞世南和杜如晦移到院里,杜如晦盯着稚奴和小金毛,虞世南帮喜儿拿木柴。
喜儿做两种烧饼,一众油酥里面?加葱花,一种加梅干菜。
面?发的很好,不一定能做出?外酥里嫩又劲道的烧饼。
好在喜儿家有五条狗。五条狗晚上的食物出?来,喜儿终于?做成一锅烧饼。
杜如晦看到饼跟牛舌一样:“做成的也这样?”
喜儿被问糊涂了:“不然什么样?”
杜如晦知道喜儿性子直,不明白就是不明白:“我在西市吃过圆的那种饼。”
“西域人做的吗?那个太硬了。”喜儿把饭桌拎出?来,把盛饼的竹筐放桌上,“太烫了。等一会儿你尝尝就知道跟那个完全?不一样。你如果想吃圆的,我也可?以做。只是用手往炉子里贴的时候不好贴。”
等着吃还挑三拣四?,杜如晦十分?惭愧:“做长的吧。”
虞世南不怕烫掰一个饼,他?一半,杜如晦一半。稚奴眨了眨眼睛,无?法相信他?被俩老头?无?视了:“克明,我的呢?”
第119章换粮食
猪油味香浓郁,经过烘烤的面也香,几?种香味顺着山风飘过院门,飘到地头上,拉着秧苗的村民从钟家门外往东,肚子里的馋虫被勾出来:“小薇,你舅母这么早做饭?”
钟子孟的地在自家斜东边,钟家对门正好是金宝家的地。蓼蓝不愿意在院里,小薇在她堂兄地头上带孩子。闻言朝院里看?一眼,没看?到喜儿,她应该在做变蛋的棚下:“做的烤饼吧。”
二郎和喜儿拉烤炉回来那天,很多村民都看到了。当时还有几人议论?,家里那么多人,园子里种了?那么多果?子,喜儿就不怕累得赚了?钱没命花吗。拉秧苗的村民听到过这种说法:“喜儿买烤炉不是?为了?进城卖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