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武器的生产显然是离不开铁和钢的冶炼技术的,然而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铁和钢的冶炼技术即便有所提升,但是也提升得十分缓慢。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刘彻得知小九知道有更好的炼钢技术后他才会这么激动。
刘据和二皇子也看向了小九,他们也并非是无知幼童,跟在刘彻身边久了,他们也自然知道若是真的有更好的炼钢技术的话,那么对大汉而言意味着什么了。
“昂,当然是真的了。”小九说,“不止是百炼钢,还可以炒钢。”
至于灌钢……
小姑娘想了一下,觉得想要用灌钢法的话,那么就得对现有的炼钢技术进行重大的改进和完善,操作起来肯定是比较麻烦和困难了。
所以暂时而言,还是百炼钢以及炒钢更适合当下的大汉。
刘彻知道小九不是那种无的放矢的小孩儿,所以一听到她这么说,立马就派人速速将太仆公孙贺及其属下的考工令一并请来。
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这个道理刘彻还是知道的。
……
把公孙贺和考工令一并请来之后,刘彻也没有让刘据和二皇子先行离开,毕竟他们两人都是他的儿子,其中一个甚至是他未来的继承人,所以即便百炼钢技术和炒钢技术需要保密,也不需要防着刘据和二皇子。
因此二皇子得以留下来听完了全程,从刘彻这儿离开之后,二皇子的神色其实有些恍惚的。
“小九她……不是才五岁吗?怎么懂得那么多?”二皇子虽然没有冶炼过钢和铁,也不太能听得明白小九所说的内容,但是他有眼睛的,他看得出刘彻他们,尤其是专门负责生产武器的考工令听到小九说的那些话时那副如获至宝的激动模样。
从这些人的反应中,二皇子知道小九她所说的那些话并非是在天马行空,而是确实是言之有物。
“这……”二皇子的宫人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二皇子当时是和刘据一块被刘彻留下来了,但是他们的宫人并没有,所以他压根不知道小九说了什么。
好在二皇子也不是非得要他回答,他继续道,“大兄可真是好命,原先有个那么厉害的舅舅和表兄不说,现在又有了一个这么厉害的妹妹,难不成连老天爷都认定了大兄才是我们大汉的储君吗?”
二皇子都可以想象得到只要刘据不犯糊涂,只要刘彻不犯糊涂的话,那么刘彻是不可能像汉景帝那样,也干出废太子的事来的。
宫人一听这话,连忙出声提醒道:“殿下,这话可不能随便说。”
二皇子深吸了一口气,他当然知道这话不能随便说了,他今天……他今天也不过是被小九刺激到了而已。
不对,与其说是被小九刺激到了,倒不如说是被刘据的好运气给刺激到了。
他在想,如果当年他比太子要更早出生的话,如果他阿娘的娘家也有如卫青一样的人才的话,那么现在成为大汉储君的人会不会是他而不是刘据呢?
二皇子的心中所想没有谁知道,小九也不知道,她把百炼钢技术和炒钢技术都一一说了之后,并没有直接就把这件事情抛之脑后了,而是第二天就去找考工令,打算参与进去。
对此,考工令本人是十分欢迎的,因为他早就知道了马掌、马镫和高桥马鞍都是出自小九之手,现在她又拿出了百炼钢和炒钢两项技术,对考工令而言,这是拖后腿的关系户吗?不,这显然是他仕途上的贵人啊。
而刘彻也不拒绝,一来因为小九感兴趣,二来则是因为除了小九之外,没有人比她更了解百炼钢技术和炒钢技术了。
所以她愿意参与,显然是好事,刘彻根本不可能拒绝。
于是接下来小九就过上了两点一线的生活,这天她和往常一样出宫,结果途中就遇上了石邑公主。
虽然小九也好,石邑公主也罢都乘坐在马车里,但是她们各自的车夫都认得对方马车上的标志,因此他们一说,小九和石邑公主就知道她们碰上了。
小姑娘掀起帘子把脑袋探了出去:“三姊你这是要去哪儿?进宫去见阿娘吗?”
“不!不是。”石邑公主在马车里否认了,然后掀开帘子询问小九,“你这是要去哪儿?去找登表弟他们玩吗?”
“不是,我是去办正事儿。”小九一边说着,一边奇怪地看了石邑公主一眼,“三姊你怎么戴面纱了?”
虽然说大汉也是男尊女卑,但是女子的地位比后世那些皇朝的要高得多了,而且民风也开放,所以见石邑公主居然戴面纱遮挡自己的模样,小九自然是觉得十分奇怪了。
石邑公主解释自己是吃了不该吃的东西导致脸上过敏了,怕吓着人她才戴面纱的,说完,不给小九再询问的机会,石邑公主就道:“既然小九你是去办正事儿的,那你就先走吧,别把事情耽搁了。”
“那我先走了哦,三姊。”小九也没有多想,跟石邑公主打了一声招呼之后正要把脑袋缩回去,结果这个时候正好一阵风吹来,撩起了石邑公主戴着的面纱一角。
石邑公主下意识地摁着自己的面纱,但是被风撩起的那一瞬间小九依然看清楚了——
石邑公主的脸上根本没有过敏,反而有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