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和北华之间,也确实是如此。
桐桐就知道猜对了,窦太后懂朝政,她看的很明白,所以,她才忧心。
但其实呢:“跟您说句实话,将来如何……便是我也不知道。您操心这个作甚?儿孙自有儿孙福,您为儿孙预支,何必?”
正说着呢,听说长孙皇后了,话题倒也就此打住了。
窦太后央求桐桐:“今日……我不拿林公当外人。”说着,就看向进来的长孙皇后,“林公的医术极好,可否帮皇后瞧瞧……”
长孙氏:“……”她倒是不好拒绝,她见礼之后便坐了过去:“那便劳烦林公了。”
四爷便直接回避了,带着俩孩子,“走!给祖母煎药去。”
桐桐这才给长孙氏号脉,这一号脉……本身就有心疾,加上生育频繁,劳累、压力大等各方面的问题,导致而今的身体是极度虚弱,她在透支。
一国皇后到底有多累,桐桐是深有体会的。尤其是能成为贤后之人,她一定付出了很多很多。所有人前的从容,那一定是背后做足了功课。
而这些,都是与她产育同步的。
怀着孩子,照顾大一点的孩子,还得管教育,又得做好贤内助,做好皇后这个差事。一个人摔成三瓣都忙不过来。
当这些都做的还算不错,那这个人只怕夜里能睡两个来时辰,就算不错了。
这哪行呀?
桐桐就说:“您这还得养……”其实能不生孩子最好还是别再生了。已经有两子两女了,说实话,不少了。ˣʃ
当然了,要是人家真不再生了,就相当于……把李治给蝴蝶掉了。
而今,李治还没有出生呢。
李泰也是长孙氏生的,跟自家这俩是同一年,都比李承乾小两岁。
其实,万事真不用做的尽善尽美的,留在史书上的贤名,哪里比得上活的长久实用?!
她只说:“女人生育对身子伤害不小,为甚北华给女人那般长的产育假?皆是考量生育对身体的影响。”
普通人家做工的女人尚且都要做好月子,您这一国之后,有好好坐过月子吗?
是有人伺候,是很多事不用亲力亲为。但是生了孩子还得熬夜处理后宫事务,把宗室、官眷都管理的井井有条,你别说休息三个月,只有休息三天都没有。
长孙氏沉默了半晌,身子当然重要!自己若活着,可保障孩子的利益。自己若是死了,嫡子年幼,真不知道会遭遇什么。
这天之后,她心里琢磨的是:自己四个孩子了,两儿两女。
自己看重嫡长子,但也知道,不能再说什么嫡长子一定会继承皇位。两个儿子真的就能保障自己的儿子将来能继承皇位么?
只两个而已!
她不敢设想女儿能有继承的权利,那不现实!她只盼着,在将来大变之时,公主有自己的立身之法!一如平阳长公主,而今在朝中就有十分独特的地位。
但是朝中文官期望以儒治国,对公主如何教养,常有干预。
北华也尊儒家,只是不独尊儒家而已。可这并不妨碍什么。
她第一次跟李世民提起了:“您看,望岳多讨人喜欢,壮硕如小牛犊。襄城公主循规蹈矩,长乐又常生病,故而,妾欲将公主送往北华,陛下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