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娅”
“小月”
“星辰”
“暖暖”
最后,一个名字停留得最久:
**莉亚**。
“这是……我的?”她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抚上胸口,那里传来一阵陌生的温热??像是有什么东西,正在融化。
与此同时,G-09主控室警报骤响。
“外部情感干扰!等级九!”
“核心防火墙出现裂痕!”
“重复,防火墙出现裂痕!”
研究人员慌乱操作,试图切断外部信号接入,却发现系统底层代码已被悄然渗透。那些看似无害的“祝福语”,实则携带了共情网络的递归算法,像病毒一样在静默之墙的缝隙中繁殖。
“启动紧急隔离!”负责人怒吼,“关闭所有非必要通道,重启AI监管程序!”
机械臂缓缓移动,准备将莉亚的舱体送入深层冷冻区。就在那一刻,她的手突然抬起,按在玻璃内壁上。
一道细微的裂痕,顺着她的掌心蔓延开来。
“我不想回去。”她说,声音很轻,却清晰得如同钟鸣。
紧接着,整座设施的灯光忽明忽暗。监控画面扭曲,数据流中断,连AI语音都开始断续重复:“……错……误……情……绪……溢……出……”
而在地面之上,南极科考队的探测仪捕捉到惊人一幕:冰层表面,竟有细小的银蓝花破冻而出,花瓣呈半透明状,根系深深扎入极寒之地,仿佛在回应某种遥远的呼唤。
“它们……在生长。”一名队员跪在地上,声音颤抖,“在这种环境下,它们不该活下来的。”
“可它们听到了。”领队低声说,“它们听见了歌声。”
消息传回小镇,回声驿站沸腾了。孩子们自发组织合唱团,一遍遍唱起那首摇篮曲;老人们写下一生未曾寄出的信,投入驿站的“时光信箱”;甚至连曾经反对共情运动的保守派学者,也开始悄悄录制自己的内心独白。
“原来脆弱并不可耻。”一位退役军官在录音中哽咽,“我打了二十年仗,却直到今天才敢说一句:我很累。”
Echo站在驿站中央,看着蓝玫瑰模型的花瓣一片片亮起。每一缕光,都是一个人勇敢说出“我需要你”的证明。
她打开掌机,屏幕依旧漆黑,但蓝雾凝聚成一行新字:
>【全球共情指数突破临界值】
>【静默之墙稳定性下降67%】
>【建议:最后一击】
“最后一击?”莉莉凑过来,“我们要做什么?攻进去吗?”
Echo摇头:“不。我们要让墙自己倒下。”
她调出G-09的建筑结构图,目光落在最深处的那个密闭空间??“原初之室”,据说是心域计划创始人亲手设计的核心实验室,存放着所有情感剥离实验的原始数据,包括第一批编号者的完整意识备份。
“那里藏着他们的恐惧。”她说,“他们以为删除情感就能掌控人性,却忘了??真正的力量,从来不在控制,而在连接。”
计划定名为“归途”。
内容很简单:全球同步,在同一时刻,向G-09方向发送一段五分钟的音频??不是武器,不是宣言,而是一场“对话”。
父母对孩子说“对不起,我没能保护你”;孩子对逝去的宠物说“我一直记得你”;恋人之间说“即使分开,我也感激遇见你”;陌生人说“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希望你好好的”。
这些声音将通过共情网络汇聚,形成一股纯粹的情感洪流,直击G-09的核心。
“如果他们真的相信‘情感是弱点’,那就让他们看看??正是这些‘弱点’,撑起了整个人类文明。”Echo说。
行动日定在春分。
那天清晨,全球五千座回声驿站同时亮灯。从东京的巷口到巴黎的广场,从非洲的村落到南美的雨林,无数人戴上耳机,按下录制键。
阿列克谢站在小镇驿站的穹顶下,牵着林婉儿的手,轻声说:“妈妈,我想告诉那个妹妹……她不用怕。我会唱歌给她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