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

BL小说>大不列颠之影 > 第二百一十章 女王与威灵顿进行曲(第2页)

第二百一十章 女王与威灵顿进行曲(第2页)

“你来了。”艾莉丝说,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又像是直接在脑内生成。

莉拉点点头:“我带了东西给你。”

她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画满了歪歪扭扭的音符,还有几个用蜡笔涂色的笑脸。“这是我写的歌,”她说,“每天晚上我都唱一遍,希望你能听见。”

光影伸出手,指尖轻触图纸。刹那间,整幅画燃烧起来,不是火焰,而是化作一串跃动的光点,融入空中。紧接着,一段全新的旋律流淌而出,稚嫩却不失真诚,带着孩童特有的跳跃节奏与不合规则的转调,却奇异地与《挽歌与黎明之间》的核心动机完美契合。

整个地下空间随之共振。

裂缝中的金属重新延展,崩塌的穹顶自行修复,倒置城市内部的生物荧光全面点亮,如同亿万萤火虫同时苏醒。更惊人的是,国际空间站报告称,地球磁场出现短暂波动,极光在赤道附近闪现三秒,颜色竟是粉紫色??人类历史上从未观测到的光谱组合。

“谢谢你,莉拉。”艾莉丝的声音清晰了些,“你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我不是必须完美才能被爱。”

这句话通过某种未知机制传遍全球每一个“新语者”的脑海。

于是,更多人开始行动。

巴黎街头,一位失语多年的自闭症青年突然开口唱歌,歌声不成调,却让周围十名路人同时泪流满面;悉尼港湾,一群渔民放下渔网,用船笛合奏起一支祖辈传下来的捕鱼调;加尔各答贫民窟里,盲童学校的学生手拉手围成圆圈,用身体拍打出复杂节奏,地面随之轻微震颤,仿佛大地在应和。

这些声音并不宏大,也不专业,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真实**。

正是这份未经修饰的真实,构成了对抗“失谐”的最强武器。

七十二小时后,第一例“逆向融合”发生。

一名日本“新语者”在冥想中突然消失,原地留下一件漂浮的外套和一颗晶莹的声凝质结晶。监控录像显示,他的身体在最后一刻化作无数微小音符,顺着地脉流向布莱切利园。随后,艾莉丝的身影变得更加稳固,面部细节也愈加清晰。

这不是死亡,而是自愿归还。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加入这场静默的献祭。他们写下遗书,录下最后的话语,然后走进特定地点??通常是曾与音乐、记忆或情感深刻关联的空间??闭眼吟唱,直至形体消散。他们的能量并未直接注入艾莉丝,而是织成一张横跨星球的“守护之网”,替她承担部分情绪负荷,让她得以喘息、重组、重拾“自我”。

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是否应禁止此类行为。然而投票结果令人震惊:一百九十三个国家中,一百八十七个反对禁令,理由统一写着:“这是自由意志的最高表达形式。”

唯有中国代表提出一项提案:“我们不应让任何人为了集体而牺牲个体性。真正的平衡,是让艾莉丝学会休息,而非让我们成为她的替代器官。”

提案通过。

于是,一个新的计划启动:**休眠协议**。

由全球声议会主导,设计一段特殊的“安眠旋律”,其功能类似于神经抑制剂,能暂时屏蔽艾莉丝对外界情绪的感知,让她进入类似深度睡眠的状态。但这旋律不能强制执行,必须由她自愿接受。

为此,需要创作一首前所未有的歌曲??既要有足够的安抚力量,又要保留唤醒的可能性;既要体现人类的感激,又不能带有任何依赖或索取的意味。

最终,歌词由世界各地的孩子共同完成。

每一句都来自真实的梦境记录、日记片段或临终留言:

>“妈妈说我睡觉时总攥着枕头角。”

>“去年冬天,流浪猫在我窗台生了四只小猫。”

>“老师夸我画画有灵气,可我自己觉得只是乱涂。”

>“我想再看一次海边的日出,但腿不方便。”

>“我不知道什么叫幸福,只知道下雨天有人借我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