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怕的不是药失效。”明川冷笑,“是怕有人天生就不买账。”
三天后,星芽带着一群少年徒步抵达雪山。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蓝灯守护者”??自发维护匿名倾诉墙、运营校园心理广播站、在街头设置流动录音箱的年轻人。有人曾因公开谈论家庭暴力被逐出家门,有人因揭露校园霸凌遭网络围攻,但他们依旧站在风口,只为守住那一句“我想被听见”。
聚会那晚,众人围坐在篝火旁,轮流讲述自己第一次“发声”的经历。
一个戴眼镜的女孩说:“高二那年,我爸酒后打我妈,我抄起花瓶砸在地上。他愣住了,我说:‘你再动她一下,我就报警。’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终于长成了人。”
一个男孩低声说:“我告诉朋友我喜欢男生的时候,以为他会揍我。结果他抱了我一下,说‘谢谢你信任我’。那天晚上,我哭了两个小时,但特别轻松。”
轮到明川时,他只说了三个字:“我不想笑。”
那是他六岁时的事。母亲去世后的第一个春节,亲戚们围坐吃饭,强迫他表演节目。“来,笑一个!”他们说。他不想笑,却被迫咧嘴。那天晚上,他躲在衣柜里,第一次对着麦克风哼歌,泪水滴在金属外壳上,发出轻微的“嗒”声。
“从那时起,我就知道,真正的声音,从来不在喉咙里。”他说完,点燃一支蜡烛,放入纸船,轻轻推入溪流。
数十只纸船随之漂出,载着千言万语,流向远方。
第二天清晨,阿萝发现木屋墙上多了一幅画??孩子们用蜡笔共同完成的《蓝灯地图》。上面标注着全球已知的“倾听角落”:东京的树洞墙、开罗的互助椅、巴西的录音亭……而在中心位置,是一座雪山,山顶有盏灯,旁边写着:“这里,是声音开始的地方。”
就在这时,天空忽然暗了下来。
乌云压顶,雷声滚滚,一场罕见的春季暴风雨突袭山谷。忆璃花在狂风中剧烈摇曳,荧光忽明忽暗,如同挣扎的心跳。紧接着,电力中断,通讯信号消失,连备用发电机也无法启动。
“不是普通的雷暴。”伊琳娜远程分析数据后惊呼,“大气电离层出现异常扰动,频率集中在4。3?7。8Hz区间,正是人类边缘系统的共振带!”
明川立刻意识到:有人在模拟“共频压制”。
这是一种高级心理干扰技术,通过人工制造特定电磁场,抑制大脑情感区域活性,使人陷入冷漠、迟钝甚至短暂失语状态。九十年代“情绪稳定计划”曾秘密测试过此类装置,但从未投入使用。
而现在,它正笼罩整座雪山。
暴雨持续一整夜。第二天清晨,第一批孩子陆续醒来,眼神呆滞,不愿说话。有的蜷缩在床上,对呼唤毫无反应;有的机械地穿衣洗漱,脸上没有一丝表情。星芽试着让他们唱歌,没人开口;拿出画笔,他们只是茫然地看着。
“他们在失去感受的能力。”阿萝颤抖着抱住一个女孩,“就像被抽走了灵魂。”
明川冲进地下室,打开密封箱,取出那支藏自腾冲的静默素原液试管。借助便携光谱仪检测,他发现空气中确实存在微量γ型代谢产物??说明某种释放装置已在附近激活。
“敌人来了。”他说。
当天中午,一架无标识无人机坠毁在后山林区。残骸显示,其搭载了一个微型共频干扰器,设计原理与陈世昭笔记中描述的“认知温控系统”完全一致。更可怕的是,设备内置定位芯片,目标锁定坐标正是这座木屋。
“他们不是要摧毁我们。”明川盯着地图,“是要让我们沉默。”
当晚,风雨稍歇。明川召集所有人聚集在花海中央,点燃百盏油灯,形成一圈蓝色光环。他取出母亲的老麦克风,连接一台靠汽车电瓶供电的扩音器。
“听着!”他对孩子们喊,“闭上眼睛,回想你最愤怒的一刻!最悲伤的一刻!最爱一个人的一刻!把这些感觉攥在手里,别lettingthemtakeitaway!”
接着,他深吸一口气,开始吟唱《归心引》的终极变调??融合了《破土》专辑主旋律、忆璃花震颤频率、以及他自己基因编码中的反向共振序列。
起初,声音微弱,几乎被风吞没。但随着他不断重复那段核心音节??“啊?????咿??”,周围的忆璃花竟集体亮起,荧光由黄转蓝,再转为银白,花瓣剧烈震颤,释放出大量芳香分子。
奇迹发生了。
第一个反应的是那个曾躲在楼梯间背书的小女孩。她突然睁开眼,大声喊出一句:“我不怕你了!”随即放声大哭。
紧接着,一个男孩猛地站起来,吼道:“你不许再说我矫情!”那是他对父亲积压十年的控诉。
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发声,哭泣、呐喊、尖叫、歌唱……他们的声波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情感共振场,逆向冲击着空中的电磁压制波。
三小时后,伊琳娜传来消息:干扰信号强度下降92%,大气电离层恢复正常。全球多个共频监测站同时记录到一次高强度脉冲爆发,命名为【第三次全域同步】。
触发条件:集体抵抗的意志
持续时间:61分钟
峰值强度:接近语言诞生之初
雨停了。
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湿漉漉的花海上,每一朵忆璃花都晶莹剔透,宛如新生。孩子们相拥而泣,有的笑,有的仍抽噎着,但眼神已恢复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