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

BL小说>四合院:从截胡秦淮茹开始 > 673 张家产业迅速膨胀外国品牌上门求代工催何雨水马华成婚(第2页)

673 张家产业迅速膨胀外国品牌上门求代工催何雨水马华成婚(第2页)

警方赶到时,两人已驾车逃逸,但在附近垃圾箱内发现遗落的记忆卡。经技术恢复,里面赫然存有大量偷录视频,不仅包括课堂内容,还包括部分受害女性的真实姓名与住址信息。

更令人震惊的是,其中一段音频显示,幕后指使者竟是某区公安分局治安科副科长陈某??正是此前因权色交易案被双规官员的亲信。

“他们在搜集黑料,想把咱们污名化。”张元林看完报告,脸色铁青,“一旦把这些视频剪辑成‘煽动群众对抗政府’的证据,就能给我们定性为非法组织。”

“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真正的公开透明。”秦淮茹冷笑一声,“从下周开始,每节课全程录像,上传南方公益网,同步推送给三家主流媒体。”

她随即起草声明,公布偷拍事件全过程,并附上警方受理回执与证据清单。文章一经发布,短短十二小时转发超十万次,#四合院里的法治课#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三位。

舆论压力之下,市公安局连夜成立专案组,彻查偷拍案背后利益链条。六月初,陈某被停职审查,其办公室搜出多份针对秦淮茹及其团队的“风险评估报告”,标题赫然写着:“警惕民间维权组织演变为不稳定因素”。

风波未平,新的挑战又至。

六月五日清晨,一名陌生男子怀抱婴儿出现在援助站门前,跪地不起。他自称姓赵,妻子因举报工厂污染遭报复,被不明人士泼硫酸致重度烧伤,现住院治疗,医药费欠缴八万余元。厂方拒绝赔偿,称“无因果关系”。

秦淮茹立即带队前往医院,见到那位躺在病床上全身缠满绷带的年轻母亲时,心如刀绞。她当场承诺:“医疗费我们想办法,官司我们帮你打到底!”

她发动学员募捐,三天筹得两万六千元;联系广州合作律所发起公益诉讼;并通过媒体曝光企业排污实况。环保部门介入调查,确认该厂十年来非法排放重金属废水,周边多名村民患癌与此相关。

案件轰动全国,国务院督查组进驻督办。最终,涉事企业负责人被依法逮捕,政府启动生态赔偿机制,首批三百万元专项基金用于受害者救治。

而那位烧伤女子,在康复过程中加入法律学堂,成为第三期讲师,专讲《劳动者如何维权》。

六月中旬,秦淮茹收到一封来自云南山区的信。寄信人是一位乡村女教师,信中写道:

>“我读了您在香港的演讲稿,哭了整夜。我们这里有个女孩被亲叔父长期性侵,村里人都说‘家门不幸’,让她别声张。可我现在明白了,沉默才是真正的不幸。我带着她报了警,虽然阻力很大,但我相信您说过的话:正义或许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

随信附着一张合影:阳光下,两个女人站在简陋的校舍前,手牵手微笑。

秦淮茹把信贴在墙上,旁边挂上了越来越多的感谢信、结业证书、法院判决书复印件。小小的援助站,俨然成了一座民间法治纪念馆。

七月一日,党的生日那天,女子法律学堂迎来第一百名学员。这位新成员竟是曾多次嘲讽秦淮茹“不安分”的刘婶儿。原来她女儿在超市打工遭经理猥亵,报警无果,羞愤欲自杀。幸亏看到新闻报道,连夜赶来求助。

经过取证与施压,涉事经理被开除并列入行业黑名单。刘婶拉着秦淮茹的手老泪纵横:“以前是我糊涂,总觉得女人忍忍就过去了……现在我才懂,你是真正在救我们这些人啊。”

秋风起时,学堂已开设十二期课程,培训近三百人次,协助办理各类案件八十九起,其中三十六起进入司法程序,十四人成功离婚并获得财产分割,七名施暴者被判刑。

更重要的是,一种新的风气正在蔓延。越来越多的女人敢于站出来发声,邻里之间开始自发组建“妇女互助小组”,遇到纠纷不再私了,而是第一时间找援助站咨询。

十一月寒冬将至,一场大雪覆盖京城。就在这样一个清晨,一辆军绿色吉普车缓缓驶入胡同。车上走下的是一名身穿呢子大衣的老妇人,银发齐耳,神情肃穆。

她是中央某部委退休干部林佩兰,也是当年秦淮茹母亲的老战友。此行专程前来调研“四合院模式”是否具备全国推广价值。

整整三天,她旁听课程、访谈学员、查阅档案,甚至亲自走访了几户受助家庭。临走前,她在笔记本上写下:

>“此处无高楼大厦,无专项资金,无官方编制,却孕育出最真实、最坚韧的法治启蒙火种。它不属于某个机构,而属于人民本身。建议纳入国家社会治理创新试点项目。”

三个月后,一份名为《关于推广“社区女性法律赋能工程”的指导意见》由中央政法委联合六部委联合下发,明确提出在全国五百个重点社区复制“四合院经验”。

消息传来那晚,四合院张灯结彩,街坊们自发凑钱买了鞭炮。孩子们围着秦淮茹又唱又跳,喊着“秦老师万岁”。

她站在雪地中,望着漫天飞舞的红纸屑,忽然想起十年前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她抱着高烧的小川,在医院走廊蜷缩成一团,耳边是护士冷漠的声音:“没床位了,等死吧。”

如今,她不再是等待救援的人。

她是点燃火把的人。

元旦前夕,央视《时代楷模》栏目播出专题片《巷子里的女先生》,全面记录秦淮茹五年来的奋斗历程。节目结尾,主持人深情说道:

“她没有显赫身份,却让无数弱者重获尊严;她未曾执掌权力,却撬动了体制的僵局。她证明了:真正的变革,往往始于一条窄巷、一间陋屋、一颗不肯屈服的心。”

镜头最后定格在四合院门口。春雪初融,海棠枯枝上已冒出点点嫩芽。

屋内,秦淮茹翻开崭新的笔记本,写下新年第一条计划:

>**2025年目标:建立全国首个“流动女子法律服务车”,深入农村、工地、城中村,把法律送到每一个走投无路的女人手中。**

窗外,晨曦微露,鸡鸣破晓。

新的一天开始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