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的我需要一个在媒体喉舌的助力,尤其是这个人感性要远超理性,不需要她理解我的能力与事业,主要她能用感性的笔触,写出动人的文章。
提前布局,不行再换么,毕竟养眼。
“那我今晚赶稿子,明天能发出,天天来听你的课程,你休息的时候就接受我的人物专访。转正没问题的,我妈是之前压着我不让我转正,这次我报道的精彩,专访做的影响力足够强,那么我一定能突破她的压制”小姑娘,一兴奋就想跳一跳。
“你时间长我就请你吃饭,你没时间我就请你喝咖啡”
“咖啡吧,我要抓紧时间写稿子”
喝咖啡,之后拜托小姐姐帮我印刷一些东西,另外帮我问了几个能发传真的地方。
告诉大哥五天以后发一下传真。
第三天开始人数已经超过五百多,缴费人数五百多。
课程内容扩展开来,后世三十多年的各种关于实体经济、国有企业等等被验证过结果的内容被抛了出来。
南方新闻的报导出来,人数直接超千。
到了第七天。
每天付费人数已经达到了1500,同时关于我的个人专访已经成稿大部分。
我委托瑶瑶去给场地方再增加一倍的租金,而且是先付款。
但是从昨天开始就已经没有人去领奖了。
累积收取领奖金额七百多万元了,成果斐然。
而且工商部那边也没有什么反应的样子,看起来官僚主义需要多一点时间反应过来这是好事。
晚上七点,深圳大学。
王立伟撰着一卷稿纸,快步走在甬道上。
虽然已经到了饭点,但是心中有疑问没有弄明白,食不甘味。
小楼前,果然吴教授还在。
敲门进屋,吴旭教授是人大援建深圳大学时候从人大过来的经济学真正的大佬,发表的著作论文在国内影响力巨大,主要致力于企业发展与民生关系的研究,最近两年一直在做企业转轨方便的研究,想要为国企股份制改革指一条明路。
“这个点儿到我这里是蹭饭么?我还没吃呢,一会儿一起吧,你师娘给我送的排骨汤一会就到”
“吴老师,吃饭先不忙,您帮我看下这些内容。我先不说背景,您看完了告诉我这些内容怎么样,稍微点评一下。”王立伟把稿纸缕平放在了书桌左侧。
“我看看啊”教授抬手扶了一下眼睛中间,立伟是自己的弟子,三年前担任讲师以来,一直兢兢业业,很有思想,尤其是行动力特别的足。
因为守着深圳,随时能够到市区调研,所以很多最近最新的消息都是他送来的。
就是这么长时间第一次看到他这么重视,居然饭都不着急吃了。
只有十二页纸,记录的人笔迹潦草,字体也难看,不过还好除了个别的地方都是能辨认清晰的。
稍微看了几行,吴教授坐直了身体,微微前倾,嘴唇微动。
一行行的阅读完,目光又回到前面慢慢下滑,转瞬十几分钟过去,门开了,师娘杜芸提着两个饭盒走了进来。
“立伟在呢,正好我带了两双筷子,我炖的排骨汤你和老吴一起吃吧。”
“不急师娘,吴老师在看资料呢,稍等他看完吧”
俩人坐在边上,看着吴教授阅读这十二页纸,可是读的太慢了,半个小时才拿起第六页。
“老师先吃饭吧,师娘拿来的汤要凉啦”看着老师要走火入魔的王立伟有点心虚,之前看到这写内容的时候就觉得看到了天书,很多只是影子的一鳞半爪,在纸上变成了具体的内容,更多是想所未想,闻所未闻的内容。
带来给老师看一下是不是老师这样的人做出来的最新研究,应该是最前沿最高端那伙人做的吧。
现在看老师这个反应,似乎老师也被惊到了,这个国度能让老师吃惊的人不多了。
“可怕,厉害,疯子还是神仙不好说,但是领先全世界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思想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形容了,发人深省又合乎逻辑与国情,甚至国际发展都全在其中。”越是懂得多,越是知道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