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端碗的动作一顿。
他之前病重,太医用了李家送过来的老山参给他续命,想必他此次回去,很快就能在长安见到李敢。
苏明又给他舀了一碗汤,感慨道:“李敢还是挺上道的,一直没忘了将军,若不是因为李广将军,他现在肯定成了列侯。”
霍去病将勺子一扔,大口喝了半碗,“李广的儿子,自然不会是孬种。”
苏明:“不过与将军没法比!”
应该说全天下的男儿,除了大将军,都比不过将军。
霍去病白了他一眼,将汤碗放下。
苏明给他收拾东西,看到霍去病之前重病时写的几封遗书,随手抓住两封,“将军,既然你现在病情好转,这些信不如烧了,否则放着多晦气!”
霍去抬眸正好看到给曹襄写的信,想起信中的内容,大手摩挲着下巴,若有所思道:“苏明,阿瑶这次救了我的命,此等救命之恩,我此生难以报答,你说,父债子偿,让阿檀以身相许,行吗?”
“啊?”苏明懵逼,“小郎君?将,将军!小郎君还小!再说曹侯知道了也不会放过你!”
而且将军就小郎君一个孩子,怎么能忍心啊!
小郎君年岁还小,长公主也不稀罕啊!
“……嗯?”霍去病察觉苏明想岔了,顿时一头黑线,毫不客气地踢了他一脚,“想什么,我是说让阿檀给阿瑶做女婿!”
“呃……将军,我觉得不行!”苏明挠了挠脸,不得不泼冷水,“我觉得无论是长公主,还是曹侯,都不会答应的,难得很!”
霍去病闻言,没好气地又踹了他一脚,“自然因为难,所以才要多琢磨!总要试一下,说不定阿瑶、曹襄他们就答应了!”
苏明看着他欲言又止,他觉得这次将军还是会无功而返。
……
就这样。
年后初三,长安还沉浸在热闹的年味中,刘瑶收到了霍去病的信,对方表示对于她的救命之恩无以为报,所以打算让霍檀“以身相许”,许给他们当女婿。
刘瑶攥着书信,眼睛微眯。
据她所知,青蒿素对脑子没有副作用,难道送给霍去病的青霉素路上发生氧化产生异变了,将他弄得有些傻了。
曹襄将她表情怪异,拿过信看了一遍,神情也变得复杂,“霍去病经由这次大病,对于算学越发精通了。”
“父债子偿”、“以身相许”也能说出口,此人的脸皮真是比城墙都厚了!
刘瑶将信重新塞回信封,提醒曹襄,“阿狙,等霍去病回来,莫忘了揍他一顿,为阿月出气。嗯……也算是为阿檀出气,身为父亲,不想着教导儿子,天天琢磨儿子亲事,果然还是要多揍一顿!”
曹襄满脸笑意,“知道了!定不会让你失望。”
刘瑶:“你顺便写信将他骂一顿,否则咱们不理他,他直接来个‘默认’,日后吃亏的是咱们,可不能让他赖上。”
“是!”曹襄也赞同这个。
对于此事,还是不易宣扬,若是被陛下知道,陛下站在霍去病那边,他家阿月岂不是吃亏了。
刘瑶将信塞给他,再次叮嘱,“措辞严厉些。”
曹襄点头。
……
一月中旬,正欲启程回长安的霍去病收到曹襄的严词拒绝,看着信中的措辞,霍去病轻啧两声,“苏明,我回去后,怕是会遭殃啊!你可以保护好我!”
“啊?谁敢伤将军!”苏明不解。
霍去病扬了扬手中的信,惋惜道:“曹襄不接受阿檀的‘以身相许’。”
苏明这下了然,原来是因为这事,若是曹襄动手,他不好拦着,想到这里,他有些讪讪道:“将军,我打不过曹侯,再说你自己招惹的麻烦,应该自己解决,小郎君才是真的委屈,他还什么都不懂,就因为将军你,在长公主那里得了‘以身相许’的名声,长大后,你让郎君怎么面对长公主与曹侯。”
霍去病:“你说这么一大段话,不就是不想救我!”
苏明认真道:“是救不了!将军,回了长安,咱们干脆先向长公主负荆请罪,这样的话,你可能会少挨一顿揍,也有可能不挨打!”
若是将军没给长公主写信,压根不用担心这个。
霍去病:……
就这般不看好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