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村长杵着拐杖在城墙上来回巡视。二十几个汉子正用糯米灰浆填补墙缝,王木匠新制的吊篮悬在半空,里头堆着从护城河捞起的青砖。
「这垛口得再加层箭台。」
曾经当过边军的钱老汉比划着名,「当年突厥人南下,就因着箭台多,应是攻了三天三夜都没让他们得逞。。。。。。」
「钱叔!」
下方传来年轻汉子的声音,「您倒是接着砖啊!光顾着说了,下边的人等着递砖干活呢。」
「好嘞好嘞。」钱老汉连忙接过砖头,憨笑着道:「看到这建筑,想到年轻那时候了,便多说了两句。」
城墙上,一群人有条不紊继续干活,修复着破损的城墙。
听到钱老汉这话,纷纷调侃道:「钱叔上过战场当过兵,光荣着哩,多说多说,咱们就爱听。」
钱叔一听这话,手下的工作更为麻利,他注意着一边说一边干活,自豪的语气引得人羡慕无比。
冯翠花也到城墙上干活,听着钱老汉的话,心中不是滋味。
凭什么这糟老头子就能从战场上回来,她儿子宋大海却不能。
她剜了一眼钱老汉,心想着他定然是当了逃兵,不然怎么可能全乎回来。
这么一想,她心里顿时舒坦不少,旁边的人与她搭话,她心中不爽利,也懒得开口。
见众人还在和钱老汉说笑,心中更为郁结,她撂下担子就离开,顺手
不忘抓两块给干活之人提供的饴糖。
王大花挎着竹篮站在墙根,看见冯翠花的动作,张嘴就骂:「冯翠花!你都没干啥活,凭什么拿饴糖,给我还回来!」
「王大花!」
李村长一拐杖敲在墙砖上,「冯翠花她们再怎么说也有付出,连夜熬米浆,不然这城墙三天都糊不完。」
在清理壕沟的妇人们闻言直起腰,沾着泥点的脸上满是得意,她们都参加了熬米浆的工作。
李村长又看向她:「一天在这盯着别人,不如上去砌两块砖头去。」
王大花一听这话,悻悻扭开了脸。
上去干活?开什么玩笑,又不给工钱又不包饭的,凭什么要她干活。
城主府里的粮食本就有她们家的一部分,这跟干活可不挂钩。
王大花想着,继续在墙角处懒懒散散侍弄着,有人喊的时候就过去搭把手,没人理的时候就偷懒自在。
*
城中的日子安逸,因着地势高,不必担心水位涨上来。
只不过依旧阴雨连绵,稻香村的汉子合力将城内的疏水管道给清理干净之后,便不用在担心积水。
暮色染红城楼时,李村长敲响了青铜钟。城主府前的广场上,粮袋堆成的小山泛着稻谷的清香。
「都排好队,按户领签!」
宋老汉站在村长身旁,展开泛黄的名册,「孙家汉子多,这些天搬的粮食也多,多分三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