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4号炉的问题已经找到了,那他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就是安抚家属,解决问题,接手生产工作和善后工作。
业务上有常务副厂长杨宗芳帮忙,上面还有秘书长李学武撑着,他会有较大的空间和时间来掌握情况。
这已经非常难得了,必须感激。
他倒是不虞杨宗芳给他难堪,更不怕这个时候有人给他下绊子。
既然李学武已经表态,那谁敢针对他,就是针对李学武。
谁敢针对他,就是破坏大局。
在集团李学武或许不是绝对的权威,但在辽东工业,在冶金厂………………
杨宗芳是常务副,根本没必要针对他这个外来户,且是个不懂生产又主管生产的副厂长。
两人虽然没有共事过,可也不算陌生,他好杨宗芳才好。
他出了问题,杨宗芳也躲不开。
所以有李学武在的冶金厂是空前团结的,从刘永年能坚持这么久就能看得出来,秘书长对冶金厂的关照和保护。
或许来钢城不是一件该难过的事。
秦淮茹在钢城并没有多待,确定儿子并没有完全误入歧途便也就回去了。
她当然是不放心的,可劝儿子回京的话如何也说不出来。
不仅仅是棒梗在钢城已经有了新的生活和希望,更因为她自己。
与刘国友的婚姻生活不能说没有一点感情,但被这一年多以来的种种变故消磨的也差不多了。
变故消磨的不仅仅是她对刘国友的感情,还有她对婚后生活的向往。
原本她以为结婚以后会有个依靠,即便对方也带着一对女儿,可只要两人互相扶持,怎么都能走的更长远。
她单纯地低估了半路夫妻的复杂情况,况且她的家庭情况也足够特殊。
三个儿女,还得养着婆婆。
即便她的地位和身份能解决家庭温饱问题,可解决不了和谐共生的矛盾。
至今婆婆都没有原谅她,甚至都没有去她和刘国友家里吃过一顿饭。
就是住着对门,也只是刘国友和她去对面,绝没有老太太来家里的情况。
每次刘国友给家里送东西,换来的不是婆婆的笑脸,反倒是怒目而视。
在婆婆的心里,正是刘国友容不下棒梗,撺掇她闹了那么一出。
要不是有去了钢城以后棒梗给家里来信,婆婆都容不下她回家。
秦淮茹现在真有种里外不是人的感觉了,儿子对她有意见,两个女儿的性情也变化了不少。
她结婚后是同刘国友生活在一起的,同住的还有刘国友的两个女儿。
对面则住着婆婆和孩子们。
这么安排也有婆婆的意思,是希望未来棒梗能继承对面的房子。
可棒梗耍起了脾气以后,婆婆也不认账了,开始偷偷埋怨她不顾家里死活。
这话要是对她说也就算了,却是当着孩子们的面唠叨。
即便孩子们跟她亲,也改变不了她住在对面的事实。
也正是棒梗闹了那么一出以后,刘国友主动跟她商量,让姑娘们随老太太住在对面,棒梗则跟他们生活在一起。
打算是这么打算的,可棒梗没容他们实施这个方案便尥蹶子跑了。
到现在小当和槐花不愿意离开奶奶,刘国友的两个闺女不愿意离开爸爸。
最关键的是,婆婆容不下那两个闺女,就算见了面也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这日子还怎么过?
夹在中间的不仅仅是她,还有刘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