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知,这两位可都是聚众起义的领袖人物。
这不是要朱方旦的命吗?
可是他们只是想要朱方旦的命吗?
第233章统计学
事情犹如雪球一般越滚越大,这些人开始弹劾朱方旦的弟子,包括陆光旭、翟凤彩、顾齐宏等人,声讨他们悖逆招摇,刻造邪书,蛊惑愚民。
不止他们,连那些收藏过朱方旦作品、邀请过朱方旦入府的人也要一并论罪。
整个事件变成利用朱方旦来排除意对手的手段,对此,领军人物明珠和索额图都有些放任的态度。
索额图虽人不在庙堂,但是他的影响却从未消失过,如今正是借机一跃而起的时候。
另一边,明珠想尽办法要将索额图压下去,眼看着索额图就要东山再起,更是想利用这个机会,将他一举按死在苗头里。
明争暗斗这么多年,眼下这种紧要关头,谁也不想让对方得逞,两派的人相互较劲,锱铢必较。
一时间,朝堂上风声鹤唳,乱成一锅粥,康熙干脆让人把所有事关弹劾的奏本都送了过来,看看他们能闹出什么幺蛾子。
自打康熙亲政开始,可从未见过这么多弹劾的奏本,堆满了案头,跟座小山似的。
李礽翻看了一下,这是一本弹劾某人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说了和朱方旦类似的某话,这某话翻译一下就是对皇上的统治不满。
好家伙,风筝都没有你这么能扯!
因言获罪,这不就是“文字狱”?
李礽没想到自己竟然有机会亲自看到一场始于微末的文字狱,一时间,心情有点复杂,惊讶于自己能亲眼见证这个事儿,却无奈于这件事本就是无妄之灾。
历朝历代都有因言获罪之事,不过清朝每次牵连甚广,故而声名狼藉。
弹幕上,稀里哗啦的一片,讨论热烈——
原来文字狱是这样出现的
多大点事儿,就上纲上线
这群读书人搞别的不行,自个儿排挤自个儿倒是玩得挺溜
这可真别搞文字狱
我瞧着肯定会变成文字狱的,清朝就爱搞这个
真爷们就去演武场上battle一下,搁这儿打小报告
王鸿绪那个窃取别人文学成果的人还有脸说朱方旦有辱读书人的风雅?
麻了~
这要是真的判决,朝廷得要减员一半
康熙在等什么呢?还不处置?难怪被这些家族牵着鼻子走呢
要是现在把索额图和明珠噶了,后面省事儿多了
磨叽什么呢?我要是主播,就把这些搞事的人都拖出去砍了
前面的,你怕不是以为康熙才是主播吧?
康熙不是主播吗?
不是,那个短腿才是。
……
李短腿竟然还真的看了看自己的腿,靠,他现在长高了点好不好?哪里短了?哪里短!!!
跑题了,直播间的观众大多数都在担忧会整出一个文字狱,到时候牵连两三百人,中间不知道有多少错假冤案。
这也不怪观众多想,就朱方旦这个事儿,康熙最近数次召集大学士、科道、翰林院商议此事,但是有明珠和索额图的人对台擂鼓,这火势不但没有熄灭,反而越烧越旺。
李礽盯着这堆奏本看了半天,忽地扭头对着梁九功招招手,“梁公公,给我找两张大纸呗。”
梁九功对何竟使了个眼色,又看向太子爷,“太子爷是要练大字吗?”
“不是。”李礽否定道,起身把自己的桌子朝康熙的案桌拼过去,这黄梨木的桌子看着小,任凭他撅着屁股使出全身的力气,却是纹丝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