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第一支巡光队归来报讯:东海边陲已有七村通过忆莲播种重建记忆连接,跳海事件停止。与此同时,北境传来好消息??陈砚率领的小队成功激活一处古老心灯遗迹,使三千牧民摆脱“祖先召唤”幻象。
但真正的转机,发生在西南蛮荒。
一支仅有三人组成的巡光分队,在深山中发现一座石窟。窟内壁画描绘的竟是千年前第一代巡光者的陨落场景:他们并非战死,而是主动走入心狱深处,将自己的记忆结晶封入地脉,以此构筑抵御执妄的屏障。
而在壁画尽头,赫然写着一行古篆:
**“光不灭,因其生于暗;道不堕,因人敢承痛。”**
更令人震惊的是,石窟中央供奉着一尊残破雕像,面容模糊,唯有一只左手清晰可辨??掌心纹路与陆昭一模一样。
消息传回乌龙山,群老震惊。老长老颤声解读:“这不是预言……这是轮回印记。历代巡光领袖,皆是同一魂魄转生,肩负未竟之业。”
陆昭却不为所动。他只是将那幅壁画拓片挂在心灯塔最深处,每日静坐观之。
一个月后,春雨淅沥,乌龙山迎来第三十六次守心祭。
这一次,不再只是点燃琉璃灯。千名弟子手持忆莲,围坐成环,开启共感阵法。陆昭居中而坐,林知雪在他左侧,陈砚在右。三人牵起手,同时割破掌心,鲜血滴落于阵眼之中。
刹那间,天地寂静。
一道金白色光柱自塔顶冲天而起,贯穿云层。远方山川、城镇、村落,凡曾受巡光恩泽之地,皆有微光呼应,如星河倒悬。
无数人在这光芒中流泪、微笑、拥抱。
有人想起了早已遗忘的童年玩伴;
有人向多年仇敌伸出了和解之手;
有老人握着亡妻遗物,轻声道:“我一直记得你喜欢槐花香。”
而在西域笑音寺,那群孩子再次唱起那首小曲。歌声飘过沙漠、越过雪山,最终汇入乌龙山的春风里。
陆昭仰望苍穹,心中默念:
“我不是救世主。
我不是完人。
我只是一个曾躲在黑暗里写字的少年,
如今终于学会,带着伤痕继续前行。”
风拂过山巅,青鸾叶笛不知何时已在唇边。
他轻轻吹奏,依旧是那首简单的摇篮调。
笛声悠扬,穿越时空,落在每一个正在苏醒的心灵之上。
远处,一道淡淡的身影伫立崖边,身穿粗麻衣的少年正捧着油纸包,望着炊烟袅袅的村庄,笑着走进晨光。
他知道,这一次,他真的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