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中的教师公寓离开后,张安平一直在反复琢磨一件事:
为什么没有窃听设备?
自己没有找到远程监视的点位,可能是没有找对位置,也可能是某个监视点位在这个时间段偷懒,这能解释过去。
为什么会没有监听设备!
换任何一个人做主,都会将监听设备秘密安放在“白家”,因为被窃听对象无意中的一句话,有可能就是至关重要的情报。
可偏偏没有监听设备!
至关重要的书房中竟然没有监听设备——“高科技”监听设备和物理监听手段都没有,这根本不符合保密局的作风、不符合王天风做事的风格!
如果是其他人,这时候可能会往另一个方向去想:
或者,袁农已经叛变!
如此情况下,自然就不需要窃听设备了。
甚至会往深里想:王天风这一次极有可能就是故意打草惊蛇,目的就是让卧底向袁农示警,继而将卧底揪出来。
但张安平偏偏是个挂壁,他清楚袁农是经过国民党残暴手段考验过的同志,不可能背叛他的信仰——那么,问题在哪?
【是王天风担心打草惊蛇强忍着没有安放窃听设备?】
【还是王天风认为一切尽在掌控之中,根本就不需要窃听设备来监听!】
其实当特务和做生意类似,面对一个目标,第一考虑的不是放长线钓大鱼,而是要确保有保底的盈利,即落袋为安。
真正的生意人,是在这个基础上再考虑加杠杆——必须要保证加了杠杆也不会折了本。
看见利润的时候不能无视风险!
特务这一行也是如此,既然发现了袁农,那就得务必保证“落袋为安”。
这也是为什么在情报处的会议上,作为王天风的嘴替,郭骑云称“白先生”现在被远程监控了!
确定煮熟的鸭子到了嘴边不会飞走,才会有进一步的算计。
所以,张安平认为自己没有找到监听设备的原因只能是后者:
【王天风认为一切尽在掌控之中,根本就不需要窃听设备来监听!】
那么,什么样的情况下,王天风会有这样的想法?
只有一个可能:
袁农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逃不过王天风的监控!
确定了这个可能以后,张安平忍不住倒吸冷气——什么情况下,王天风会认为袁农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监控?
惟一的答案:
袁农的身边有他的人!
林丽这个名字不由自主的浮现在了张安平的脑海中,同时还回荡着袁农一句话:
她的丈夫前不久牺牲了,在根据地里还有个四岁的孩子。
张安平强迫自己快速冷静下来。
【或许是林丽,或许可能还是其他人——但一定是跟袁农关系密切之人!】
昏棋!
张安平立刻意识到自己让袁农切断跟所有同志的联系是一招昏棋,如果袁农立刻切断了跟所有同志的联系,这无疑就在告诉王天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