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平轻声说:“我也希望不会是她——但我需要查,如果她丈夫活着,那她一定就是内奸!”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林丽在此之前不可能是内奸,否则青松情报组早就出事了,而不是等到现在!
可有什么可能会让她突然变成内奸?
只有一个可能,她“牺牲”的丈夫,其实是假死。
而这一点张安平查起来却是非常容易的。
袁农闭目,从情感上来讲,他更信任林丽,毕竟是跟他假扮夫妻的同志。
但理智告诉他,此时将林丽丈夫的事告诉眼前这个人,是最优的选择。
思索了许久,袁农终于做出了选择:
“她的丈夫叫彭思齐,是苏州地下党的同志,半个月前牺牲的。”
他选择有限度的透露了些许的信息。
这些信息对张安平而言足够了!
“因为追兵的缘故,我们这边不会选择主动跟上级联系,但上级只要有条件的话,就会跟我们进行联系——最近上级肯定会联系我们的,到时候我会从上级那边索要你们情报组的有关信息。”
张安平沉声道:“我希望你暂时不要跟同志们切断联系,否则敌人很可能会意识到泄密继而直接收网。”
“袁农同志,如果内奸真的是她,你现在要做的就是保持过去的状态!”
“如此,才能不打草惊蛇。”
深深的看了张安平一眼,袁农说:“我知道的!”
明明回答的是我知道的,但张安平还是感觉到了敷衍——或者是他神经过于敏感的缘故。
张安平不得不强调:“袁农同志,最多三天之内我就能从上级处获得有关青松情报组的讯息,三天,只要你保持过去的状态三天时间就足矣!”
袁农道:“我明白,希望下一次见面的时候,你我之间不会再有相互不信任。”
这一刻的张安平,想对袁农说一个名字:
曾墨怡。
但他强忍了自己的冲动——道出【曾墨怡】这个名字,袁农可能会信任自己,可同样有可能会更质疑自己,甚至做出更激烈的反应。
张安平只能无奈道:“找个借口,拖延三天,最多三天!”
“你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做。”
见说服不了袁农,张安平只能提出告辞——他真想抽自己几耳光。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当时如果自己多思考一阵,一定会反应过来,当时跟袁农以探讨的形式道出怀疑,绝对比现在更合适。
自己的去而复返,真正是弄巧成拙啊!
张安平走后,袁农的目光变得幽深起来。
之前他选择相信张安平,是因为张安平只是起到了示警的作用。
但现在去而复返的张安平,却要求他不能切断跟同志之间的联系——从逻辑而言,此人的话确实是有道理的。
可潜伏工作,有时候不能光靠逻辑。
【我现在已经暴露了,如果不能切断跟同志们的联系,他们就会进入敌人的视线——我怎么能如此自私?】
这是袁农的想法!
【林丽,她……又怎么可能是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