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我诈死隐退,如今局势,全仗杨仪一人支撑。。。。。。”
他话音未落,又有一名侍从快步入内,脸色焦急:
“丞相,不好了!宫中密信急报,陛下于朝会上裁决,下诏杨仪立刻班师回朝,罢兵退战!”
“什么?!”
诸葛亮豁然起身,失声惊呼,“陛下竟下诏罢战?”
马谡也是又惊又疑:
“这。。。。。。陛下为何如此糊涂!如今大好形势,怎可半途而废!”
诸葛亮背着手在室内来回疾走,神情间再无先前的从容。
“刘禅此举,实在失策!如今我军士气如虹,东吴衰败在即,怎能说退就退?”
“一旦退兵,前功尽弃不说,还平白长了东吴士气,日后更难图取!”
马谡见他焦虑异常,不禁宽慰道:
“丞相不必忧急。杨仪杨丞相素来有主见,未必会从命。。。。。。”
“不,你不懂!”诸葛亮猛然止步,回身叹道。
“陛下初登大宝,阅历不足,又素来对杨仪倚重信任。”
“这次必是被某些鼠辈蛊惑,加之心生猜忌,才会贸然下此诏令。”
“杨仪若违抗圣旨,陛下与他嫌隙将生,大局堪忧啊!”
马谡默然。他跟随
诸葛亮多年,从未见丞相如此失态慌乱。沉吟片刻,他小声问:
“丞相,如今事态紧迫,要不。。。。。。您亲赴宫中,与陛下面言?”
诸葛亮苦笑摇头:
“我如今是假死之身,岂能贸然现身?”
“国战之际,我若突然出现,朝野震动,杨仪深谋远虑的一盘棋将被打乱!”
“更何况。。。。。。如今蜀汉上下多将杨仪奉为砥柱,若我现身,功劳归谁?只怕徒生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