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

BL小说>重生七零:开局打猎养家,我把妻女宠上天 > 734周爵士带来的新商机(第3页)

734周爵士带来的新商机(第3页)

接下来几天,赵振国闭门不出,反复翻阅村务档案、财务报表和技术文档。然后,他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启动“分布式决策系统”建设。

简单说,就是把原本集中在自己手中的核心权限,拆解为若干模块,交由不同团队独立运作,并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全程留痕、互相监督。哪怕他突然离开,整个体系仍能自主运转。

林晓起初反对:“太激进了!万一信息泄露……”

“正因风险存在,才更要提前布局。”赵振国打断她,“我们要建的不是一个依赖个人英雄的村庄,而是一个无论谁在都能正常呼吸的有机体。”

项目推进的同时,另一条战线也在悄然铺开。

六月初,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数字化+生态化”农业示范区建设。青山村被列入首批试点名单,获得专项资金八百万元。

这笔钱怎么花,成了全村热议的话题。

有人提议盖游客中心,有人建议修观光索道,甚至还有人想搞民宿一条街。

赵振国却把资金拆成了五份:三百万元用于升级区域水资源调度平台,二百万元投入青少年科创基金,一百五十万元支持妇女创业孵化基地,一百万元改造村级医疗站,剩下五十万作为应急储备金,专款专用,不得挪移。

“我们不搞面子工程。”他在村民大会上说,“最漂亮的风景,是孩子眼里有光,老人看病不愁,年轻人愿意回来。”

话音落下,掌声经久不息。

夏末秋初,第二批城市家庭如期来访。这一次,他们不再怀疑摄像头的真实性,而是主动要求体验“一日农夫”。有人挽起裤腿插秧,有人跟着蜂农取蜜,还有位程序员爸爸蹲在菜地里,用代码编写了一个自动识别虫害的小程序,当场开源分享。

临别时,一位母亲拉着王秀兰的手哽咽:“我儿子在北京重点小学,天天补习班排满,可在这里三天,他第一次说‘妈妈,我想当科学家’。”

那一刻,赵振国站在远处,眼眶微热。

他知道,他们种下的不只是作物,更是一种可能性??一种证明普通人也能掌握科技、改变命运的可能性。

深秋某夜,赵振国独自登上村后山岗。月光如霜,洒在连片的稻田上,银波荡漾。远处,新建的生物有机肥厂灯火通明,那是用秸秆与牲畜粪便转化能源的循环经济示范点;近处,少年科学院的天文观测台静静矗立,几个孩子正趴在望远镜前寻找木星卫星。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教育部发来的最终确认函:少年科学院将于十二月赴京参展,展位位于国家会议中心主厅C区,主题为“来自田野的科学启蒙”。

他收起手机,仰头望天。北斗七星清晰可见,仿佛一把勺子舀起了整片苍穹。

这时,小丫打来电话:“爸,你说得对。今天我们教一年级小朋友编程,让他们用图形化语言控制灌溉阀门。有个孩子说:‘原来电脑也能帮水稻喝水啊!’”

赵振国笑了:“是啊,科技本就不该高高在上。它应该像雨水一样,落到每一寸渴望生长的土地上。”

挂掉电话,他缓缓坐下,任夜风拂面。

这一生,他重建了一个村庄,重塑了一代人的命运,也重新定义了“农民”这个词的含义。他曾是个重生者,带着前世的记忆踽踽独行;而现在,他已经不需要依靠任何预知未来的能力??因为他亲手创造的现实,早已超越了所有想象。

远处传来孩童清脆的笑声,夹杂着老师温柔的提醒:“小心点,显微镜很贵重哦!”

“没关系!”另一个声音响亮回应,“我们会好好珍惜的,因为它是我们自己的!”

赵振国闭上眼,嘴角挂着笑意。

他知道,有些东西已经真正扎下了根。不是靠政策,不是靠资金,而是靠一代又一代人眼中永不熄灭的好奇与希望。

这一夜,南岭无眠。星光之下,无数梦想正在破土而出,如同春天最初那一抹绿意,柔弱,却不可阻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冠军之心
林海听涛冠军之心
...
大国航空
华东之雄大国航空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