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翎慢条斯理地打量着孔易:“事到如今,你还是执意不肯开口吗。
“像你这样才华横溢的人,原本可以堂堂正正出仕,造福一方百姓,甚至是加官进爵,封妻荫子。却因身份之故,一辈子都只能躲在他人身后,以军师幕僚的身份为他人出谋划策。
“不会有人知道你做过什么,也不会有人记得你这样一个籍籍无名之辈。你就要死了,难道你甘心带着自己的所有秘密、所有谋划踏进阴曹地府吗。”
孔易冷笑一声,在那张谦谦君子般的温和面孔下,藏着的一直是桀骜不驯与愤世嫉俗:“不甘心,又能如何呢。”
霍翎淡淡道:“你不是自认为与哀家神交已久吗。这里有你的旧主,有你认为的对手,在你临死之前,有我们作为听众陪你最后一程,你该庆幸。”
孔易知道霍翎是激将法,也知道霍翎提及他的父母妻儿,是为了攻破他的心防。
他的伪装一向不错,每次行事,都是隐在承恩公后头,借承恩公之手来推动局势。
太后可能早就听说过有他这么一个人存在,但在他做出什么不利于她的事情之前,她最多就是简单查一查他,查到他明面上的信息就停止了,根本不可能特意派人前往他的老家,将他查个底朝天。
派人前往他的老家,应该是在承恩公上书请求北伐以后。
如果太后的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将那些陈年烂谷子的旧事都查得水落石出,根本没必要再与他这样一个小小的敌国密探多费口舌。
最好的应对之策,其实就是缄默,带着所有的秘密下地狱。
但是……
但是……
太后有一句话说得不错。
他确实是极为不甘的,也确实是极想倾诉的。
一手推动了文盛安的致仕,挑拨天家母子关系,挑动承恩公与太后反目成仇,还在暗地推波助澜,加快燕穆两国的战事爆发……
他这样的毒士,要是到死都不曾扬过名,那这一生,也太无趣。
眼前二人的身份,足以成为最好的倾诉者。
“我的父母确实不是大燕人。”
准确地说,他的父母都出生于燕云十六州,被选中成为密探,经过数年培养,被派往大燕。
两人以逃避战乱为借口,一路逃至苍阳,以夫妻的名义行事、经商,后来还违反组织纪律生下孔易。
孔易自小聪慧,堪称过目不忘,在学堂里深受夫子看重,后来还意外得到苍阳知府的赏识。
按照他原本的人生轨迹,他应该是在自己二十岁加冠礼后,想办法寻求出仕的机会,从此跻身仕途。
但在他十八岁那年,发生了一件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事情。
他无意间,从父亲的书房里,发现了父亲和大穆暗中往来的书信。
他与父母摊牌,大吵了一架。
可他既无法狠下心揭发父母,也不能做到认同父母、倒向大穆,只得以游学之名离开家乡,逃避真相。
在外游历多年,孔易结识了一位至交好友。
一直到很久以后,孔易才知道,自己的这位至交好友竟然是大穆密探副首领,专门负责对大燕的情报收集工作。
对方早就知道了孔易父母的事情,甚至孔易会发现那些书信,也是对方故意设计好的。
-“你的身世,就是时时刻刻悬在你头顶上的利刃。除了投靠大穆,你别无选择。除非你甘愿一辈子都当一个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