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

BL小说>金殿销香 > 293罗织(第2页)

293罗织(第2页)

楚砚抬头,目光如炬:“就是我。”

空气骤然凝固。

照雪手中佛珠滑落,一颗颗滚入青砖缝隙。

原来如此??楚砚不仅是庶妃之侄,更是张慧妃遗腹子!宁安当年布下双重骗局:一边伪造楚砚身份掩盖其血脉,一边让他以“复仇者”姿态归来,博取仁宗信任,最终借他之手搅乱朝局,实现自己死后仍能影响政坛的野心。

而仁宗至死不知,他亲手扶持的继承人,竟是自己亲妹妹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外孙!

“难怪祖父对我格外宽容。”楚砚声音低沉,“他或许隐约察觉了什么,却选择不说破。因为他知道,只要我能守住初心,血缘便不再重要。”

明心轻声道:“所以他临终前说‘我都送走了你们的母亲、姐姐、敌人’……其实,他也送走了自己的遗憾。”

众人默然。

数日后,楚砚在紫宸殿召集群臣,正式公布身世。满朝震惊之余,竟无人反对。兵部尚书慨然道:“陛下虽非直系,却是仁宗亲选,德才兼备,且身负两代冤屈,更能体恤民苦。况大楚新政本就不拘血统,唯才是举,何须拘泥于此?”

于是,百官齐拜,尊其为“承天继道皇帝”,改元“启明”。

新帝登基后,推行三大新政:其一,废除“宗室专享”制度,允许庶民子弟参选皇储顾问团;其二,建立“监察御史轮值制”,每季由地方推选一名女子进入中央监督财政;其三,开放皇家藏书阁,凡通过延恩科初试者皆可入内研读典籍。

尤为震撼之举,是他在金殿前立下一块无字碑。

他说:“前人功过,不应由一人书写。朕愿留此空白,待百年之后,由百姓评说。”

每逢朔望,仍有无数人聚集宫门外燃香祈福。只是如今,香火之中多了几分肃穆与省思。有人看见五道身影掠过云端??手持药篓者为阿箬,执律典者为明心,握算盘者为婉柔,持农具者为昭蘅,捧经卷者为照雪。她们并肩而立,俯瞰人间烟火,宛如星辰永耀。

又过了三十年,启明帝退位,禅位于养女楚昭华??一位出身农家、因精通水利被选拔入仕的奇女子。她在登基大典上朗声道:“吾辈所承,非一家一姓之天下,乃万民共治之江山。今日之政,始于仁宗之仁,成于五明之智,传于百姓之心。”

百年后,慈光寺扩建为“五明书院”,专授女子医、法、农、工、文五科。每年春祭,学子们齐诵《四明箴言》:“不畏暗夜,不弃微光。以身为烛,照彼远方。”

某年冬夜,大雪纷飞,照雪已近百岁,卧于禅房弥留之际。弟子们围坐诵经,忽见窗外梅花自动绽放,清香盈室。照雪睁开眼,微笑道:“我梦见哥哥了……他还站在钟楼下,等着我们回家。”

言毕,安详合目。

翌日清晨,阳光破云而出,洒在金殿琉璃瓦上,反射出七彩光芒。香炉中的檀香袅袅升起,盘旋成五个相连的圆环,久久不散。

民间传言,那是五位公主的灵魂终于团聚,携手步入永恒。

而那块无字碑,历经风雨,始终洁白如初。偶尔有孩童攀爬其上,用炭笔涂画笑脸,或写下“我要当大夫”“我想读万卷书”。守碑老卒从不驱赶,只笑着拂去灰尘,任岁月将稚嫩笔迹慢慢抹去。

他知道,真正的历史,从来不在石上,而在人心深处。

正如那首传唱百年的童谣所唱:

>金殿销香烟漫漫,

>五朵莲开照长河。

>莫问前朝谁对错,

>只看今夕灯火多。

春风再起时,新绿覆旧痕。

谁还记得仇恨的模样?

唯有爱,穿越生死,生生不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