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

BL小说>恶役大小姐今天训狗了吗 > 纸上谈兵(第3页)

纸上谈兵(第3页)

下了罪己诏,来日史书昭昭,做错的都是他这个不仁不善的君王,他们这些臣子倒都博了个死谏的美名。

哦,且这臣子还是御史大人,将来史书记载中,必当青史留名,赢得后世赞叹。

屠戮士族、罔顾百姓安宁?

什么都要怪他这个当皇帝的?

建德帝眼神愤怒,是他让江淮有水患的吗?是他让陇西李氏骄横霸道蔑视皇权的吗?

当初暗卫调查送来书信,说的可是陇西李氏金库比他这个皇帝还奢靡呢!

可惜眼下不能罚这该死的蒋林城,不然朝臣到时候又有怪话要说,他们早就对当初屠戮李氏一族之事大为胆寒,生怕哪天轮到自家。

建德帝眼神冷淡,轻描淡写道:“朕自会下罪己诏,不过爱卿们还是先想一想水患之事该如何吧。”

蒋林城灰溜溜地回到了朝臣行列中,满头大汗,眼神死死盯着前方端正站立的奚清正。

被这竖子耍了一道!可恨,可恨!

经过刚刚一闹,满殿大臣更是眼观鼻鼻观心,不发一言。

水患都逼得江淮刺史连夜急报撞宫门了,可见这绝不是往常的夏季暴雨,现在站出来可不就是接了个烫手山芋。治水经论人人自然都能作得,但实操和纸上谈兵能一样么?

滴漏一刻一刻走过,寂静中,一道清雅的嗓音响起:“陛下,臣有本奏。”

文武百官顺着声音望去,身穿青袍官服的翰林洒然跪地,不卑不亢执着笏板直视帝王,姿态轻松随意,宛如美玉打磨,令人见之如沐春风。

新科状元郎,宁氏四子,宁池意。

宁氏三代翰林,家族规矩严苛,宁氏之子皆品行出众,固守清名。

他肯在这种时刻站出来说话,倒也不意外。

建德帝看着这个由自己在三月廷试中亲自点出的六品翰林,挑高眉毛:“不知爱卿有何高见?”

说实话,建德帝并未抱多大希望,这个新科状元的长相比他的才华更为出众,听说在上京也颇有美名,原本他就想将其点为探花,但见文章做得精妙,还是定为了状元。

留在翰林院这些时日,行事也十分低调,并未见状元郎有何针砭时事之高明策论。

难道他要去治理江淮水患?不好吧,到时上京闺秀可不得哭碎一地芳心,但他要是提了,自己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建德帝走着神,只听宁翰林朗声道:“臣昔日于国子监求学,太子太傅授书,曾引《水经注》‘定水又东,注于黑水,乱流东南,入于河’所载,为臣等解水灾之祸。”③

“太傅所授,已然高见,令臣叹服。”

“然,国子监求学亦有天皇贵胄,闻得太傅所言,大有不赞同之意,两人当堂辩论,句句珠玑,臣当日未觉,如今恍然大悟,所为定水乱流东南,恰验今日江淮水患。”

少年郎嗓音清越,如今不疾不徐说来,如大珠小珠落玉盘,闻者心绪沉静,只觉春风拂面,心情愉悦。

建德帝也听得入了神,闻言点点头,看向挺拔跪直的俊俏少年郎,正要开口询问当日太子太傅是与哪位天皇贵胄辩论,忽地噤声。

太子太傅。建德帝打了个机灵,总算想起来哪里不对劲,他一开始不想将这个秀美少年郎点为状元,除却宁池意容貌过于出色外,还因为他是三子的至交好友。

但已经来不及了,清雅少年微微一笑,嗓音如清泉撞击玉石,叮叮脆响。

“陛下,臣当日耳闻之论,乃太子太傅与三殿下所议。”

“昔日策论,三殿下曾有举,若地势平缓,当疏导为主。另有多重举措,疏导之下何为,赈灾何为,防疫何为,皆大有成效。”

说到这儿,状元郎赧然一笑,竟道:“可叹臣那时贪看窗外莺蝶,一时未察,如今多有不记得,着实可惜。”

朝臣们嗡嗡议论开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