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

BL小说>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 > 第300章 四春光景下(第1页)

第300章 四春光景下(第1页)

养心堂。

窗外不知何时飘起了小雪,冷冽的北风吹在人脸上生疼。

可在屋内,确实另一番光景。

红玉蹲着照看火盆,待炭火烧旺,她站起身,忍不住再看一眼大床上,心中又是一番感慨。

只见。。。

夜雨初歇,青石板上泛着微光。延卿独自走在苏州老城的小巷里,脚步轻缓,仿佛怕惊扰了沉睡的岁月。紫毫笔收在袖中,却仍能感到它隐隐发热,像一颗不肯安眠的心。她抬头望天,云层裂开一道缝隙,漏下几粒星子,恍惚间与照史镜中的星图重叠??那是一幅从未熄灭的记忆星河。

她忽然停步。

面前是一座荒废多年的祠堂,门楣斑驳,匾额早已脱落,唯有门环锈迹如血。可就在这一瞬,她听见了声音??不是来自耳畔,而是自心底响起的低语,细碎而坚定,如同千万人同时呢喃一个名字:**林昭**。

母亲的名字。

她推门而入。

蛛网缠绕梁柱,香案倾颓,供桌之下压着半卷烧焦的手稿。她蹲下身,指尖触到纸页边缘时,一股灼热直冲脑海。刹那间,画面翻涌而来:

1952年冬,北风割面。年轻的林昭站在乡村小学的土台上,手中举着一本自己手抄的《妇女解放论》。台下坐着三十多个裹着头巾的农妇,有的抱着孩子,有的拄着拐杖,她们的眼神起初是怯懦的,后来渐渐亮起火光。

“姐妹们!”她的声音穿透寒风,“我们不是生来就该跪着的!识字不是男人的特权,是我们活着的凭证!”

话音未落,公安人员破门而入。她被拖走前,将书稿塞进灶膛,却被一名小女孩抢先取出,藏进了猪圈顶棚的稻草堆里。

五十年后,那孩子已白发苍苍,亲手将残稿交还给延卿。

记忆退去,延卿跪坐在地,泪水无声滑落。原来母亲从未想过胜利,她只是坚持做一件对的事,哪怕无人见证。

“你终于来了。”一个声音从背后传来。

她猛然回头,只见陈素筠拄着拐杖立于门口,身后还跟着一位轮椅上的老人,银发如雪,眼窝深陷,却目光清明。

“我是沈佩兰,”老人缓缓开口,“1964年,中国第一位女性火箭工程师。项目成功那天,总指挥在庆功会上说:‘这是集体的智慧’??没有提我一个字。第二年,我被调离岗位,理由是‘不适合高强度工作’。”

她冷笑一声:“他们不知道,我在地下室画完了全套推进器图纸,用的是月经血和墨汁混合的颜料,一页页藏在孩子的识字课本里。”

延卿怔住。这些女人,她们不是英雄史诗里的主角,却是真实历史中最沉默的脊梁。她们不曾举起刀枪,却以笔为剑,以身为灯,在一次次被抹除中重新写下自己的存在。

“你们……怎么找到这里的?”她问。

“魂网变了。”陈素筠道,“不再是单向传输,而是开始共鸣。每一个曾为真相付出代价的人,只要意识尚存一丝执念,就能被唤醒。这不是技术,是集体记忆的回流。”

正说着,地面微微震动。延卿掏出随身终端,屏幕闪烁:

>【警报】全球十二个记忆站同时检测到异常数据流

>源头定位:秦岭深处某废弃军事基地

>初步分析:疑似“主园”早期备份服务器集群重启

“不可能……”语柔的声音通过加密频道接入,“主园的核心系统应该已经融合进魂网中枢,怎么会独立启动?”

“除非,”延卿盯着地图上那个红点,“有人想另立中心。”

她立刻召集新十二钗紧急会商。飞行器再度升空,直扑秦岭。途中,黛玉接通心灵共振链路,提醒众人:“小心认知污染。若有人试图篡改历史解释权,最锋利的武器不是暴力,而是让我们怀疑自己看到的一切。”

抵达时,山体内部已亮起幽蓝光芒。入口处矗立一座金属碑,刻着八个大字:**正本清源,归于秩序**。

宝钗皱眉:“这语气……像极了C组织的宣言风格。”

他们潜入通道,发现此处竟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秘密建造的“文化净化工程”地下枢纽。墙上挂着巨幅时间线图谱,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被删改、替换或彻底销毁的历史事件节点。而在最中央的大厅,一台古老主机正在运行,屏幕上滚动着一段文字:

>“真正的稳定,不在于揭露多少真相,而在于控制人们对真相的理解方式。

>允许部分记忆复苏,但必须纳入新的叙事框架??

>让她们以为自由了,实则仍在笼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末世大回炉
二十二刀流末世大回炉
...
剑道通神
六道沉沦剑道通神
...
藏锋
他曾是少年藏锋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