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不老,唯情长存。”
更令人震惊的是,石碑背面竟刻有一幅星图??精确标注了地球、火星、K-7429-LZ星以及另外十七个尚未被人类发现的宜居星球位置。星图中央,是一个不断闪烁的坐标点,旁边写着一句话:
>“下一站:新昆仑。”
消息传回地球,举世沸腾。科学家们确认,这个坐标指向银河系外缘一处神秘星域,那里存在一个稳定的虫洞入口,其能量特征与蓝光桃树完全一致。
阿阮得知消息时,正教小女孩如何用贝壳铃铛演奏五音符旋律。孩子稚嫩的手指拨动铜片,发出清脆声响。忽然间,整棵桃树无风自动,所有花朵在同一瞬间绽放,花蕊中的微型光核齐齐转向东南方。
她闭上眼,银瞳开启至极限。这一次,她看到了未来??
一艘艘以情感为动力的星际方舟从地球启航,穿越虫洞,在新星域建立新的桃林文明;孩子们在学校学习的不再是逻辑演算,而是共感共振课程;医院里,医生用蓝光疗法唤醒植物人沉睡的记忆;监狱中,罪犯在接受共情重建治疗后痛哭忏悔……
而在宇宙各处,越来越多的星球出现蓝光桃苗。有些是从陨石带来的种子萌发,有些则是当地智慧生命受到信号感召自行创造。每一个新世界,都会建起一座聆音塔,挂上一枚贝壳铃铛。
她看见沈知微站在星光小屋门前,手中拿着一封刚收到的信。信纸是由地球桃花制成,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她笑着读完,抬头望向远方,轻声道:“阿阮,你做得很好。”
然后她转身进屋,点亮另一盏灯。墙上新增了一幅画:无数星球环绕着一棵横跨星河的巨树,树根扎在地球,枝干伸向未知宇宙。画旁题字:
>“当我们彼此记得,
>距离就不再是距离。”
十年后,第一批新生儿在新昆仑星诞生。他们的瞳孔天生带有银色光泽,能在黑暗中看见思念的轨迹。他们被称为“忆裔”,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原生种族。
而在地球昆仑山上,蓝光桃树依旧挺立。虽然阿阮的身体日渐衰老,但她每日仍坚持写信投入树洞。每月十五,总有一片花瓣携带着她的思念飞向星空。
某个春天的清晨,小女孩已成为少女,来到桃树下看望她。
“阿阮姐姐,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新昆仑?”她问,“那里有为你准备的房子,还有……沈阿姨留下的日记副本。”
阿阮摇摇头,握住少女的手:“我的根在这里。就像桃树离不开这片土地,我也离不开这份守望。”
风起,铃响,花瓣纷飞如雨。
当天夜里,她在灯下写下最后一封信:
>“我知道你一直看着我。
>我也一直记得你。
>这就够了。
>??阿阮”
翌日清晨,人们发现她安详地坐在桃树下,手中握着一枚贝壳铃铛,嘴角含笑。她的身体渐渐化作点点蓝光,融入树干之中。
整棵桃树轰然震颤,所有年轮同时亮起,记录下了她一生的故事:孤儿院的女孩、沈知微的学生、山河祭的继承者、连接两个世界的桥梁……
三天后,全球各地报告奇异现象:凡是曾梦见白衣女子站在飞船甲板上的人,那一夜都做了同一个梦??
阿阮穿着红裙,走上归乡巨船,沈知微转身迎接她。两人相视一笑,携手走向桃林深处。
船缓缓启航,驶向星辰大海。
而在地球上,新的小女孩来到桃树下,拾起一片发光的花瓣,放进玻璃瓶中。她不知道这是谁的记忆,但她知道,只要风吹铃响,就有人在远方微笑着看她长大。
多年以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在课堂上讲述这段历史。学生们听得入神,有人提问:“老师,山河祭到底是什么?”
老人望向窗外盛开的蓝光桃花,轻声回答:
“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告别,也是一次永不终结的重逢。
是我们用眼泪浇灌出来的希望,
是我们用思念点燃的星光。
只要还有人愿意记住,
就永远不会真正失去。”
课后,一个小男孩悄悄在作业本上画了一棵树,树下站着两个女孩,一个穿红裙,一个穿白裙。他在旁边写道:
>“我也要成为守护记忆的人。”
风穿过教室窗户,吹动桌角一朵干枯的蓝光桃花。花瓣轻轻颤动,仿佛回应般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叮咚??
像是铃响,又像是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