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

BL小说>刑警日志 > 第1920章 李胜利的人际关系图(第2页)

第1920章 李胜利的人际关系图(第2页)

进一步调查发现,“安心护老”平台注册法人为空壳公司,服务器位于境外,客服电话无法接通,但平台上确实存在多条关于“寻找走失亲人”的委托订单,酬金从三千到两万不等。而部分订单的执行人信息虽被加密,但IP地址追踪显示,曾多次由赵德海居住地附近的网吧登录操作。

“明白了。”张凯猛地站起,“他不是拐卖,他是‘制造’走失案!先诱骗或控制有认知障碍的老人,藏匿一段时间后再向平台报单,伪装成寻人服务完成者,骗取高额佣金。如果家属报警,他就声称是在某地偶然发现并送医,塑造‘好心人’形象;若无人追究,等风头过去再悄悄放人,或者……直接处理掉。”

这是一条黑色产业链。利用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关注与焦虑,以“救助”之名行诈骗之实,甚至不惜造成人身伤害。

警方随即对“安心护老”平台展开深挖。与此同时,张凯带着一组人重返医院。李秀英仍在昏睡,但体温已恢复正常。就在他们准备离开时,护士匆匆赶来:“张警官,老人醒了,一直在喊‘钥匙’,我们翻她袋子,找到一把铁质老式房门钥匙,上面贴了个纸条,写着‘别告诉赵哥’。”

三人面面相觑。

“她记得这个人。”张凯握紧钥匙,“说明她在清醒状态下意识到危险,并试图留下线索。”

这把钥匙成为破局的关键。经鉴定,锁芯型号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国产防盗门常用款,主要集中在老城区老旧小区使用。结合赵德海的社会关系网,警方重点排查其妹赵桂芳名下及亲友关联房产。

下午四点,线索锁定:赵桂芳十年前曾在城北工业区附近拥有一套单位分配的老宿舍,后虽拆迁,但据档案记载,原址旁有一间未登记的临时工棚,用于堆放杂物,至今未拆除。

突击搜查行动立即展开。那是一座隐藏在废弃围墙后的铁皮屋,锈迹斑斑,四周杂草丛生。破门而入瞬间,一股霉味混杂着尿臊气扑面而来。屋内光线昏暗,角落里铺着一张脏污床垫,墙上钉着几张日历,日期停留在一周前。

而在床底,民警发现了一个帆布背包。打开后,里面赫然装着三部老年手机、两张身份证、一副眼镜,以及一份手写清单:

【本周任务】

-周二:王某某(男,69),文化宫广场,成功率80%

-周四:陈某某(女,75),幸福里小区,观察中

-已完成:李秀英→医院交付,待结算

“他还打算继续作案。”小林咬牙切齿。

证据确凿,专案组连夜布控。当晚八点,一辆电动车驶向铁皮屋方向。车上男子摘下口罩那一刻,监控清晰捕捉到他右耳下的黑痣。

抓捕过程毫无悬念。赵德海被捕时没有反抗,反而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你们晚来一步,我就把她送过去了。钱都谈好了,两万,转账到账立刻放人。”

“你根本不是帮人找亲人。”张凯冷冷地看着他,“你是制造亲人走失,再假装拯救他们。”

“这年头,谁在乎真相?”赵德海耸肩,“只要结局圆满,家属感激涕零,平台评分飙升,钱就来了。再说,这些老头老太太反正也记不住事,我说是我救的,那就是我救的。”

审讯持续到深夜。赵德海承认,过去三个月他共作案五起,其中三人已被“交付”并获得酬金,一人因突发疾病死亡,尸体埋于郊区荒地,另一人则因激烈反抗被他打晕后遗弃路边,即此次李秀英。

“我只是选了个容易赚钱的路子。”他低头搓着手,“坐牢我也认,可你们警察天天破案,不也是为了立功受奖?大家都不干净,何必装圣人?”

张凯没说话。走出审讯室时,他站在走廊尽头的窗前,望着远处城市的灯火,久久不动。

第二天上午,李秀英的儿子赶到医院。母子相拥而泣。张凯将那把钥匙交还给他:“这是您母亲拼尽全力留下的唯一证据。”

男人哽咽着点头:“我妈一直防着那个修水管的赵师傅……说他眼神不对劲。前几天还偷偷改了门锁……她其实是想去新家看看,确认安全才肯搬过去……”

张凯怔住。原来老人那天并非单纯走失,而是带着警惕与牵挂,主动前往旧居查看,却不幸落入陷阱。

案件通报会上,上级表扬专案组反应迅速、逻辑缜密。媒体再次冠以“神探”之名。但张凯只在会议最后提了一句:“下次,请多关注那些看不见的角落。不是每个受害者都能说出‘别告诉赵哥’这句话。”

会后,他回到办公室,打开抽屉,取出另一个密封袋??这次里面是一张泛黄的照片,边缘烧焦,是一名年轻女警站在警校旗杆下的合影。背面写着一行小字:“林妍,2005届,刑侦系。”

他凝视良久,轻轻放回深处。

窗外雨落如织,洗刷着这座城市的尘埃与秘密。钢笔再次落在纸上,写下新的开头:

“2023年10月25日,接报一起养老院集体食物中毒事件,涉事食堂当日菜单为白菜炖粉条、蒸馒头、咸菜丝,留样检测未见毒素残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