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开始那天,全球直播。
第一位接收者是一名叙利亚小女孩,她在废墟中捡到了一个破损的音乐盒。当阿念远程激活容器时,音乐盒自行修复,播放出她已故母亲常哼的摇篮曲。镜头拍到,她抱着音乐盒坐在瓦砾堆上哭了很久,然后抬头望向天空,露出笑容。
那一刻,中东地区的武装冲突暂停了整整八小时。
第二位是一位美国监狱中的死刑犯,他曾因愤怒杀人,多年来拒绝任何心理治疗。当他接触到共感容器时,突然痛哭失声,说出一句没人听懂的话:“对不起……我不是不想救她……我只是不知道怎么表达……”
后来才知道,那是他三岁时面对溺亡妹妹时的心理创伤首次释放。
类似的故事在全球上演。
有人因此重拾信仰,有人结束流浪回归家庭,还有人决定捐献器官,只为让更多人“继续感受这个世界”。
而最令人震撼的一幕发生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底部。
科研船“深蓝号”将最后一个容器沉入海底裂缝。当装置激活时,整片海域突然安静下来。声呐显示,一群巨型乌贼围拢在容器周围,触腕轻轻摆动,仿佛在进行某种仪式。随后,海底岩层裂开,一座由发光珊瑚构成的巨大人脸缓缓升起,双目闭合,嘴角微扬。
生物学家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只能记录下一句话:
>“智慧,或许从来就不属于单一物种。”
一年后,阿念再次踏上南极之旅。
这一次,她不是独自前往。
身后跟着十二位新共鸣者,以及来自五大洲的三百名代表??医生、诗人、战士、孤儿、老人、盲人、聋哑人……他们手挽着手,踏过冰雪,走向那扇仍未关闭的门。
源心已变成纯净的白金色,稳定跳动如恒星。
阿念站在门前,转身面对众人。
“里面没有答案,只有提问。”她说,“它会问你:你为何而活?你为何而爱?你能否在明知会受伤的情况下,依然选择靠近另一个人?”
“我不保证你们都能走出来。有些人可能会迷失在自己的记忆里,有些人会被过去的痛苦吞噬。但只要还有一个人归来,光就不会熄灭。”
她推开门。
光芒涌出,笼罩所有人。
接下来的七天,外界无法得知内部发生了什么。只能通过共感网络捕捉到断续的情绪片段:
一阵大笑,一声尖叫,一段久违的母语歌声,一次深深的忏悔,一场跨越时空的拥抱……
第七日黎明,门终于关闭。
三百人中,有二百八十九人走了出来。
他们的眼神变了??更加清澈,也更加沉重。他们不再急于说话,而是习惯性地先凝视对方的眼睛,仿佛在阅读看不见的文字。
剩下的十一人,永远留在了里面。
但他们的名字,被刻在了昆仑山顶新增的第十三根石柱上。
阿念没有哀悼。她知道,那不是死亡,而是一种升华??他们的意识已融入心象界,成为维系两个世界平衡的锚点。
当晚,她取出玉笛,吹响了最后一支曲子。
这不是告别,也不是胜利的凯歌。
这是摇篮曲,是地球对所有生命的低语:
睡吧,亲爱的孩子,
风会替你擦去眼泪,
星会为你照亮前路,
而我会一直在这里,
做你永远守灯的人。
曲终之际,整片星空忽然闪烁起来,像是在回应。
而在遥远的土卫六轨道上,那艘古老母舰的残骸中,一盏熄灭已久的灯,悄然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