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光阴,如水流逝。
桃山依旧,桃花年年盛开。只是如今,每逢雨夜,总能看到一个小女孩打着油纸伞,提着灯笼穿行于山林之间。她不惧鬼魅,不怕风雨,只为给孤坟添一炷香,为迷途旅人指一条路。
人们都说,那是桃儿收养的孤儿,名叫**念安**,寓意“铭记过往,方得心安”。
某年清明,百盏魂灯点亮山坡。念安蹲在灯阵中央,认真地往一盏灯里放入写满名字的纸条。
小小走过去坐下:“写了这么多?”
“嗯。”小女孩认真点头,“老师说,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故事,如果我们不写下来,他们就会真的消失了。”
“那你记得住吗?”
“记不住。”念安抬头,眼里闪着星光,“所以我每天都在学,等我长大了,也要像老师一样,把所有人都记住。”
小小怔然,许久才轻叹一声:“你们啊……怎么都这么傻。”
春风拂过,花瓣纷飞。
桃儿站在高处眺望这一切,手中握着那支修复后的陶笛。她知道,这条路永远不会结束,但她也不再急于抵达终点。
因为她终于明白,所谓“至圣”,并非无所不能,而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所谓“先师”,不在庙堂高台,而在人间烟火深处。
某夜,她独坐崖边,仰望星空。忽觉身旁微风轻动,转头一看,竟是杨戬悄然降临。
“你怎么来了?”她问。
“来看看你。”他坐下,随手拾起一块石子扔向夜空,石子化作流星划破天际,“听说你拒绝了南天门的册封,不肯接受‘护世真君’之位?”
“那种虚名,不如一碗莲藕汤实在。”
杨戬笑了笑,难得没有反驳。
两人沉默良久,直到东方微明。
“有时候我在想,”他忽然开口,“如果你当年没有觉醒血脉,没有踏上这条路,会不会……过得轻松些?”
桃儿摇摇头:“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如果我不去做,就会有人继续说‘我只想被人记住’。而我不想再听见那样的声音。”
杨戬凝视她侧脸,终于说出那句藏了十几年的话:“你比我强。”
桃儿愣住。
“我劈山救母,是为了亲情;你走遍天下,是为了陌生人。我守护的是规则,你守护的是人心。”他站起身,拍了拍衣袖,“所以,别觉得自己孤单。你父亲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一直以你为傲。”
晨光洒落,照亮她眼角的细纹与鬓边的霜雪。
她望着远处升起的炊烟,轻轻应了一声:“嗯。”
多年以后,桃山脚下建起一座学堂,不授武艺神通,只教识字明理、医术农耕。门口挂着一块木匾,与桃山堂一模一样:**心灯常明**。
而每当夜幕降临,总有一位素衣女子缓步而来,为孩子们讲述那些关于勇气、宽恕与记忆的故事。
她说:“这个世界不会永远光明,但只要有人愿意点亮一盏灯,黑暗就永远不会赢。”
窗外,桃花正落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