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的每一句遗言,见过的每一次牺牲,承受过的每一分痛楚……都是光。你在人间行走的九十日,便是灯芯燃尽的过程。】
她猛然想起那晚荒庙中的血书,心中剧震。
【你若进门,便接替他的位置。】
【成为新的守愿之光,永镇命轮深处,不得超脱。】
【你愿意吗?】
风雪骤停,万籁俱寂。
白露望着门内虚空,良久,轻轻一笑。
“我曾问他值不值得。”她低声说,“现在我可以回答了。”
她撑起残躯,拄杖而起,一步一步走入青铜门。
【值得。】
话音落下,她的身影在光芒中渐渐淡去。肉身化作飞灰,随风散尽,唯有那片槐叶飘落于命轮之上,融入银金交织的轨迹,成为新的一段弧线。
命轮震动,缓缓闭合。
自此,北渊再无动静。可七州各地,却陆续出现异象:
南方山村,一位老妇临终前突然睁眼,对子孙说:“我记得了。当年我丈夫为救全村布雨阵,耗尽心血而亡。他说,阵修不怕死,只怕白死。”语毕含笑而去。
中原书院,一名少年在考卷上写下:“我为何而阵?因母亲病重时,邻家阿婆为她点过一盏灯。如今我想把这光传下去。”
西北边关,敌军压境,守城阵师明知不敌,仍启动自毁大阵。最后一刻,他仰天大笑:“我不是为了胜利而阵,是为了不让身后的孩子看见屠杀!”
东海渔村,一名盲童手抚回音亭残瓮,忽然流泪:“我听见了……好多好多人在哭,在喊,在说对不起……也在说谢谢。”
这些声音,穿过山河,越过岁月,最终汇聚于北渊地底。
命轮轻颤,银金之光流转不息。那道消失的人形虚影,竟再度浮现,盘坐中央,面容清晰??正是墨叶。他睁开双眼,望向虚空,唇未动,声却起:
【你来了。】
片刻后,另一道意念响起,温柔而坚定:
【我在。】
两道光影交相辉映,如同双星并轨。命轮不再孤单,也不再沉默。它开始传出一种极细微的共鸣,像是心跳,又像是低语,随风潜入梦,唤醒沉睡的灵魂。
数月后,一名牧童在山中放牛,捡到一片奇异的叶子。叶脉如阵纹,触之生温。他不懂其意,便夹在课本里。当晚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白衣女子对他说:“记住,痛不是耻辱,遗忘才是。”
醒来后,他发现课本第一页多了几个字,墨迹未干:
>“你为何而阵?”
他不懂阵法,却从此每日多走十里路,帮孤寡老人挑水。村里人笑他傻,他只说:“我梦见有人告诉我,这样做是对的。”
类似的事接连发生。有人梦中见白袍老者授阵理,醒来竟能画出引雷阵;有妇人梦到儿子战死沙场,悲痛之余,却在屋后挖出一本失传已久的《共感诀》;更有流浪汉在雪地昏厥,被救醒后喃喃:“有个声音说,我不是无用之人……我可以护一人周全。”
这些梦,遍布七州,不分贵贱。学者称其为“心启现象”,民间则传言:“北渊醒了,阵道归心。”
又过了三十年,一名少女在整理祖母遗物时,发现一只旧陶瓮,瓮底刻着三行小字:
>“白露藏灯处。”
>“槐叶归源时。”
>“守愿者,非一人,乃万人。”
她不解其意,便将陶瓮供于家中案上。某夜月圆,瓮中忽然泛起涟漪,浮现出一段影像:白露登阶、莲生饮净、墨叶守轮……直至今日万千梦境交织成网。
少女泪流满面,连夜写下所见,题为《阵问长生录》。此书流传开来,被奉为阵修启蒙第一典。学堂不再只教符?阵式,更设“心问课”,让学生闭目静思七日,只答一题:
>“你能否承受,因阵而痛?”
能答“能”者,方准执笔绘阵。
百年之后,北斗九星愈发明亮。辅弼二隐星不仅月圆显现,甚至白昼可见。天文学者观测发现,二星轨迹竟与北渊命轮运转完全同步。更有高人推演天机,得出骇人结论:
>命轮并非人造之阵,而是天地初开时,众生愿力凝结而成的“道枢”。
>阵师所布之阵,不过是借其一丝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