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欢呼雀跃,老人含泪祈祷,妇女们紧紧抱住孩子,仿佛那是神迹降临。
而在这一切背后,特斯拉始终沉默寡言。他常独自待在工作室,调试一种新型高频振荡器。某夜,莱昂纳尔偶然经过,听见里面传出低语般的嗡鸣,像是某种无形的能量在空气中震荡。
推门进去,只见特斯拉立于一台奇异装置前,铜环环绕,火花在顶端跳跃,宛如微型闪电。
“你在做什么?”莱昂纳尔轻声问。
“我在想,电不该只是点亮灯泡。”特斯拉转过身,眼中闪烁着近乎狂热的光芒,“它可以无线传输。不需要电线,不需要杆塔,只要在一个频率上共振,能量就能穿越空间,抵达千里之外。”
莱昂纳尔怔住。
“你疯了吗?”他半开玩笑地说,“这听起来像是炼金术士的梦想。”
“可如果我能证明它呢?”特斯拉指向桌上一张草图,“设想一座高塔,建于地壳断裂带上,利用地球本身作为导体。发射端输入高频电流,接收端通过调谐获取能量。整个大陆都能共享同一张电网??无需输电线路,无需中间变电站。”
莱昂纳尔久久凝视那张图,忽然笑了:“你知道吗?十年前有人对我说,人类永远飞不上天,因为骨头太重。现在,我宁愿相信你的塔,也不愿再听那些‘不可能’的废话。”
他拍了拍特斯拉的肩膀:“你需要多少钱?”
“足够买下科西嘉岛上一块荒地,以及五百吨铜线。”
“成交。”
项目秘密启动,代号“伊卡洛斯”。选址最终定于地中海沿岸一处废弃军事要塞,远离主流视线,又具备良好地质导电性。工程由国家秘密拨款,名义上是“远程通信实验基地”,实则建造人类历史上第一座无线电力传输原型塔。
两年间,争议从未停歇。爱迪生公司在英国议会推动立法,要求所有高压设施必须标注“危险:交流电”警示标志;德国几家老牌电气公司联合声明,称“无线输电”纯属伪科学幻想;就连法国国内也有声音质疑:“我们刚建立起有线电网,为何又要追逐空中幻影?”
但莱昂纳尔早已学会在风暴中前行。
他不再亲自撰写宣言,而是让年轻人站出来。一批毕业于巴黎综合理工的青年工程师组成宣讲团,奔赴各大城市演讲。他们用模型演示三相交流的优势,用数据对比成本差异,甚至现场拆解爱迪生公司的直流发电机,指出其效率不足百分之三十五的致命缺陷。
民意再次转向。
1892年春,国际电工大会在日内瓦召开。法国代表团提交三项提案:
一、确立50赫兹为欧洲标准交流频率;
二、制定高压交流设备国际安全规范;
三、设立“跨区域电力互联基金”,支持中小国家建设骨干电网。
投票当日,德国代表起初反对第三项,认为“超国家电网将削弱主权”。这时,一位年轻的法国工程师起身发言。他是居里夫妇的学生,名叫安托万?贝尔纳。
“先生们,”他说,“去年冬天,瑞士山区发生雪崩,一座村庄断电七日。医生无法手术,产妇难产而亡。那时,最近的发电厂距离他们只有四十公里??却被国界隔绝。电力不应有边境。光明,本就是全人类共有的权利。”
全场寂静。
片刻后,奥地利代表率先举牌:“支持。”
意大利、比利时、荷兰相继跟进。
最终,三项提案全数通过。
归国当晚,莱昂纳尔在家中设宴庆祝。众人把酒言欢,唯有特斯拉缺席。他留在科西嘉,守着他那座尚未完工的塔。
莱昂纳尔独自饮至深夜,忽闻门外马蹄声疾。一名信使浑身湿透,递上一封紧急文件??来自美国匹兹堡,署名乔治?威斯汀豪斯。
>“尊敬的莱昂纳尔先生:
>
>我们已成功竞标芝加哥世博会照明工程,将全面采用贵方提供的三相交流系统。这是历史性胜利。但我们也面临巨大压力:爱迪生集团正游说政府,试图以‘公共安全’为由否决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