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

BL小说>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 第559章 印刷术与巴拿马(第1页)

第559章 印刷术与巴拿马(第1页)

第559章印刷术与巴拿马

“良仲先生精通地理和兵略,应该能想得到的,建康这里并非最理想的都城,历朝历代凡是在建康定都的王朝,没有一个能够长久的。

“从地理上来说,建康无险可守,虽然这里号称有长江之险,但万里长江,处处皆防便等于处处无防,扬州、庐州、荆襄、巴蜀,可谓处处都是突破口,甚至还可以从乌斯藏借道云南,当年蒙古灭宋不就是走的这条路线?

“再者,还有守江必守淮之说,可此言仍是自欺欺人而已,从徐州到燕云,上千里路全是一马平川,只要北方有一支强军,能够跨过燕云,那南朝的覆灭也只是时间长短而已,这点从前宋便可窥视一二。

“前宋不可谓不强,要钱有钱,要人口有人口,可就是挡不住辽金蒙古,虽有前宋以文御武,自废武功之嫌,可地理上的劣势也不容忽视啊,故而与其将都城的安危依托于江淮防线,还不如认真经营燕云,凭借燕山地势之险,至少可保南北数千里江山无虞。

“另外还有建都之地的选择,都城绝不可与经济中心重合,都说饱暖思淫欲,这朝廷也不例外,江南太过富庶安逸,长久建都于此,只会腐蚀君臣心智,生出懈怠之心。

“就跟这人一样,若是吃的太饱,穿的太暖,便会生出困意,反而只吃七分饱,穿的稍微单薄一些,饥寒交迫之下,便会时刻抖擞精神,平日里若是没有些危机感,又如何知道上进?”

在场之人中,王祯听了并没说什么,他对兵略和地理不是很在行,也不想过多掺和朝堂之事,鲁锦迁不迁都都与他无关,反正不可能迁都到山东去。

而王祯的重孙子王永怀,这小子今年刚刚19岁,只觉得眼前这位陛下有自虐倾向,没事自讨苦吃,难道能吃饱穿暖还不好吗?非要饥寒交迫一些才更自在?

王永怀旁边的妹妹王清婉便要懂事的多,此女如今才17岁,但一双眼睛却着实灵动,心中对这位皇帝充满好奇,不仅四处打量皇庄,还经常偷瞧一眼皇帝,听着陛下与太公和那位叶先生问对,那学识渊博的样子顿时让小姑娘崇拜不已。

叶兑闻言则是皱眉点了点头,却又说道,“陛下的意思是要迁都去燕京?可就算要经营燕云防线,远离富庶之地,也没必要去燕京吧?

“前宋的汴京地理位置确实算不上多好,早在宋太祖时便有迁都的打算,只是因为后面各种事耽搁,最后才在开封将就了下来,直到后面靖康耻发生。

“可即便不选开封,洛阳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啊,洛阳居天下之中,周围又有潼关、虎牢关等险隘,可保都城安全,再不行长安也可以考虑,为何偏偏要去燕京?”

鲁锦闻言当即伸出手指说道,“第一,长安经过汉唐两朝的消耗,早已不堪重负,不论是森林木材,还是河流淡水,甚至是土壤肥力,早就无法支撑一座都城的运转了,东汉建都于洛阳,唐朝后期天子也多去洛阳就食,这便是证明。

“其二,汉唐时北方有匈奴突厥,朝廷想要制衡他们,就必须经营河西走廊和西域,再加上那时海贸不兴,中国与西方贸易全靠西域的丝绸之路,汉唐只要经营好西域,既可控扼匈奴突厥,又能从丝路收来许多赋税,实为一举多得之事。

“可自宋元以来,海贸愈发兴旺,而丝路早已凋敝,前岁北伐之时,郑国公率四方面军攻入陕西,但也只占领了关中地区,为何?因为那里实在凋敝残破的不像样子,整个陕西一省的人口,恐怕都不到五十万人,还没一座建康城的人口多,现在又如何能供养的起一座都城呢?”

“原来如此。”叶兑顿时恍然大悟,他虽然精通地理,但久居台州,消息闭塞,对如今陕西的情况并不知情,这还是听了鲁锦的介绍,才知道如今的陕西居然成了这副鬼样子。

然后他又问道,“可就算长安不行,洛阳总没问题了吧,即便洛阳无法自足,也可效仿前宋的漕运,从庐州、扬州、荆襄等地输送粮秣入洛,岂不比燕京更为合适?”

鲁锦再次摇了摇头,“如今丝路凋敝,海贸大兴,更何况我大明在南洋亦有国土,想要管控海外,都城就必须不能离海太远,否则别的不说,仅传递消息政令便十分耗时耗力,如此看来,只有建康和燕京最为合适,建康靠近东海,燕京靠近渤海,离海都不算远。

“再者,朝廷还要考虑可能的强敌,自隋唐以来,纵观中国南北,南方不论是交趾、还是南诏、大理,亦或是贵州洞蛮,皆不过疥癣之疾,虽也强极一时,但最多不过割据一方而已,无力颠覆中原。

“反观中国东北,隋唐有高句丽,五代有渤海国,契丹,辽国,宋代有辽金,就连蒙古其实也是出自东北地区,而并非草原,他们才是真正有颠覆中原实力的强敌,故而朝廷必须就近看住东北,以防再有蛮夷从此地崛起。

“否则两三代内,或许辽东和漠北无事,可要是一二百年之后呢,若无朝廷就近看管镇压,后代又在建康安于享乐,恐怕这大明覆灭之日亦不远矣。

“因此这建康与燕京,两相对比之下,当然是选燕京不选建康了。”

叶兑闻言这才肃然拱手道,“受教了,陛下思虑之长远,令人佩服。”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朕喜欢从长远考虑,其实就连探索大洋彼岸的黎洲,亦是朕计划中的一环,先生虽然精通天文地理,可对数学并不算精熟,对航海亦无甚经验,对海外地理更是一无所知,这次黎洲之行,先生可还要跟博望侯多学习才是,你早日熟悉这条航线,能够独当一面,朕也好将博望侯调去其他地方,另作他用。”

叶兑当即再次拱手道,“请陛下放心,能够探索黎洲,亦为在下之所愿也,在下定不负陛下嘱托,早日习得航海之术,尽早为朝廷效力。”

鲁锦点点头,就在这时,旁边的王祯也出声问道,“陛下,之前老朽也见过城外那处工地,只是老朽心中亦有疑惑,既是要兴建学宫,为何不见工地上有几根巨木,反倒是砖瓦、碎石、河沙等物堆积如山,甚至还有不少铁条,可唯独缺少栋梁之材,这又是何故?”

鲁锦当即反问道,“老先生可知道版筑?”

“自然知晓。”

“这版筑,便是先用木板做个模具,模中填土,捣固夯实,使松散的泥土连为一体,此法可以筑造台、基、城墙等建筑,而我公输氏,还有另外一种版筑之法,朕称之为湿法版筑。”

“湿法版筑??”王祯和叶兑几人头上顿时冒出几个问号,版筑他们当然都懂,可这湿法版筑又是什么东西?

“不错。”鲁锦再次介绍道,“与之对应的传统版筑,朕称之为干法版筑,干法外支模板,内填干土,虽有些许湿润,但整体还是呈土壤的形势。

“而湿法版筑,同样是外支模板,但内里填充的却是水泥砂浆,此物用水较多,形如稀泥,可在模具中随意流动,能灌注到每个缝隙和角落,且只需三五个时辰,水泥便会凝固为一体,至多28日,便可坚如磐石,犹如天然形成的巨石一般,毫无缝隙,浑然一体。

“这建造楼阁殿宇所需的巨木,非采自深山老林的百年巨木不可,但此种栋梁之材采伐不易,入山千人,出来不到五百,死伤颇为惨重,朕不愿徒耗民力,更何况,若真有此种巨木,朕宁愿拿去多建几艘海船,也不愿拿去建造宫殿。

“故而此处学宫,所用栋梁不需一根巨木,全部采用水泥灌注而成。

“再者若用木材,建筑大小必然会受到木材尺寸的限制,而湿法版筑便没有这个问题,需要多粗多高的柱子,直接支起模板,浇筑一根石柱便是,便是粗一丈,高百丈的柱子,只要想造,都能浇筑出来,如此想造多大的殿宇都可。”

几人顿时听的目瞪口呆,王祯这老头更是惊讶道,“世上竟然还有此种建筑之法?若此法为真,那岂不是说,只需做出模具,便可浇筑出随心所欲的巨石,这若是真的,那以往各种不能建造的工程,今后岂不是都能建造了?”

鲁锦点点头,“不错,这湿法版筑既可用做建筑房屋,亦可用来铺设道路,所筑水泥路便如巨型石板铺就一般,坚固耐用,还可以用来修建水坝水渠等水利设施,亦可用来架桥,比之寻常木桥石桥更加坚固。

“甚至于长江黄河这种大江大河,只要运用得法,一样可以架设桥梁,供车马往来于两岸,自此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几人都听傻了,在长江黄河上架桥,还要供车马往来,你莫不是在戏弄于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