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陵从头到尾都看过一遍,这些官员啊,果然是要逼一逼。这些处置方法,肯定不是所有人最满意的,但也不是所有人最不能接受的,折中的法子,让所有人都难受但又不至于出言反对,可见刘善这厮是下了功夫的。
早这样不就得了?宋陵将东西送还给刘善,令他们明日早朝上当众宣布。
刘善苦哈哈地应下了。
事情解决了自然要回去,但刘晦依旧岿然不动,等到众人都看向他时,刘晦才讨好地冲着宋陵笑笑:“微臣有个建议想与陛下商议。”
刘善想斥责他别胡作非为,有什么事情不能明日早朝上禀报,非要单独商谈?但看陛下竟然没有反对,一时心中愤懑。
陛下竟然真的纵着他,刘晦这家伙什么时候这么受宠了?
第50章争议
刘晦如愿以偿地留了下来。
他知道有人在心中腹诽,更有人鄙夷他的作为,但刘晦压根不上心。这点非议算什么?他将来可是要封侯拜相的人,有能力难免招人嫉恨,只要陛下待他一如既往就够了。
宋陵眼瞅着刘晦黏了上来,笑容满面地道:“陛下,这回是真有要紧事想要向您汇报。”
宋陵有些嫌弃地指了个位置,有什么不能坐下去说,非得贴过来。人多的时候宋陵不方便说,怕刘晦失了面子,而且宋陵也想捧着刘晦好敲打这群懒散的官员。但如今就剩他们二人,宋陵才不想惯着他。
刘晦遗憾地后退几步坐好。
他还是喜欢跟陛下贴近一点儿说话,显得他们二人比旁人亲近,甚至有时候刘晦还会产生陛下独宠他一人的错觉。
刘晦终于老实了,宋陵才问道:“殿内没人,想说什么就直说吧。”
他猜测刘晦要说的应该不是什么光鲜体面的话。
刘晦知道陛下从不会说虚的,于是就真的直说了。他也是看这回落马的官员比较多,才想着赶紧给陛下排忧解难。燕国跟齐国一样,也有科举选官,但是开科时间不固定,毕竟燕国本身挺穷的,开设一场科举花费不小,朝廷耗不起,上次开科考试还是五年以前呢,后面又逢先帝病危,新君上位,杂七杂八的事儿搁一块儿,一时也没人想起来要再开科举。
如今时机却最合适,刘晦觉得可以趁此机会,联合南北两方再考一回。
不过科举不是最终目的,刘晦还是有私心的。他们岭南一带的官员在朝中占比实在是太低了,有且只有他一个,若能趁此机会,多选拔一些岭南的读书人,那他在京城也不至于单打独斗了。
刘晦心眼子多,但他之前已经因为行贿那件事在陛下面前丢过一次信誉,之后绝不敢再放肆了。刘晦的这点小九九一点没瞒着宋陵,直接一次性吐了个干净。
宋陵沉默了良久。他这也算是单打独斗?
他要是单打独斗,刑部那些跟着他的官员算什么?
刘晦还在卖惨,苦大仇深地道:“陛下,岭南官员本就内敛、不善言辞,最容易受欺负了,远不及如今的京官们强势。但是岭南百姓对您的衷心那是天地可鉴,日月可表。科考一事,您看看是否能向岭南一带稍稍倾斜?”
宋陵庆幸自己已经先让其他官员离开,否则叫他们听到这番话,怕是要忍不住跟刘晦动手。但抛除刘晦夸大其词这件事,就扶持部分岭南官员而言,宋陵其实是支持的。岭南才并入燕国不久,哪怕朝廷迁了不少百姓过去,但到底还在磨合中,当地官员在朝中话语权不高,一些百姓也还是没有归属感。
不过这话不好说得太明白,以免刘晦得意忘形,宋陵依旧端着架子:“这事儿朕不方便开口,但你若能说服余下官员,朕也不会反对。”
一切就看刘晦都本事了。
刘晦完全不再怕的:“陛下且交给微臣就是了。”
他会让陛下看到他是如何舌战群儒的。
目送刘晦离开后,宋陵还真有几分期待。从前燕国年年水旱灾害不断,从他这个皇上到京官再到地方官员,都看不出燕国有什么出路,日子过得犹如一潭死水,每年不是在赈灾就是在赈灾的路上。但自从得了岭南那偌大一片领地,燕国的日子也算好起来了。
有了变化,这些京官若是在跟从前一样萎靡不振,便不妥了。即便刘晦不出手,宋陵也要干预的。
翌日朝会,刑部将先前涉事所有官员的处理结果当众宣读了一遍。
语毕,当场便有人窃窃私语,这其中还有两个判了死刑。虽然罪名不小,但是他们燕国对死刑一向极为谨慎,尤其是官员,历代先皇仁厚,处于死刑的官员统共加起来一只手也数得出来,这回一次性判了两个,怎么看都有些不妥。
不多时,便有御史提出质疑,刘善翻了个白眼,正想呛回去,陈知玄却不紧不慢地开了口:“那依黄御史之意,这二人应该怎么判才合适?”
黄御史犹豫一番,后见陛下没有阻止,便斟酌着说:“可命其流放。”
但话音刚落,殿中又响起一阵议论,觉得黄御史说的又太过温和。
黄御史面带异色,刚才议论刑部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但等到自己深陷舆论中心才晓得厉害。黄御史也明白过来,这么个烫手山芋,不管怎么判都是错,刑罚或轻或重都有人不满意。
罢了,左右也不是他们御史台的事情,操这个心干什么?黄御史收回步子:“这也只是下官的一点拙见罢了,其余同僚若有不满,大可以站出来说明。”
众人面面相觑,依旧不满意,但是谁都没好意思上前。万一他们说的还不如黄御史,那不就是丢人现眼了吗?
宋陵等了一会儿,见他们虽然各有各的不满,但是却无人出头,便知道这件事情算是没有异议了。
他一锤定音,通过了刑部、吏部、大理寺联合议定的章程,又着刑部全权负责后续事由。
刘善总算是能够功成身退了。虽然这次处置的官员有些多,最终还是要有刑部来动手,但好在罪名不是他一个人定的,大家都有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