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

BL小说>豪商·女强 > 140150(第27页)

140150(第27页)

“不错,”吕掌柜点头,“我要得急,不然也不会来找你们了。”

听到这里,一切都变得合理起来:放眼整个杭州城,能在不耽搁原有买卖的前提下、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交货的,似乎也只有她们家了。

香兰不敢耽搁,送走吕掌柜后立刻去了明园,将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中秋前就要?”明月也有些意外,“工期有些赶呐。”

徐掌柜那边的织坊不能动,各地的霞染、流霞染都从那边出;大织坊也不能随意接手,跟官府的买卖容不得半点疏忽。

那么剩下的,就是最近几个月新扩招的小织坊。

明月在心中飞快盘算起来:小织坊现有织工八十六人,技艺不过寻常,织不得繁复纹样,寻常花色每日每台机不过一匹,每日八十六匹。

如无意外,每个月就是两千五百八十匹,两个月是五千一百六十匹,刚刚好。

但太刚好,就有点不保险。

而且这里还涉及到花纹和染色的问题,眼下正值多雨季,万一阴雨连绵,染的布干不了呢?

或是万一他要的花色复杂,织工织造更慢呢?

可若因这点潜在的可能就放弃,未免有些可惜。

五千匹的一口气买卖啊,若能拿下,小织坊的销路也就有了着落,不必再熬心费神四处兜售了。

而且只要合作愉快,就有九分可能发展成长期客户,以后也有了指望……

明月沉吟片刻,“你可知他姓名,住在哪里?”

香兰点头,“他叫吕德昌,住址也在方才我给您的名帖内写明白了。”

顿了顿,又说:“他似乎真的很急,说还在问着别家,若两天内咱们不给回信儿,就当黄了。”

大宗货自然是一家出最好,省心省力,品质还统一。但若实在找不到能一家出的,杭州多的是小型织坊,一家家费劲凑也就是了。

“八月初一就要货,能不急么!”明月道,“你去给他回信,明日午后在汇芸楼见。”

行不行的,谈谈细节再说!

说到海商……当天下午,明月就去了碧波园。

去时郑大官人在外应酬,只郑太太在家,听明白明月来意后,郑太太道:“两浙路的大小海商不在少数,一时半刻的,我还真说不准,不如你再略坐坐,等外子晚间应酬回来了一并问过。”

明月果然在碧波园混了一顿晚饭,等月上梢头,郑大官人带着淡淡酒气归来又问了一遍。

“吕德昌,”因有外客在,郑大官人并未换衣裳,只叫了水搓了把脸,端着碗醒酒汤慢慢喝,半晌哦了声,“确实有这么号人,他家有一艘船还是我船坞里出的呢。”

明月又向他核对了住址和样貌,确认无误后放下心来,“听着倒是好大买卖。”

“再大,还能有江老板您的买卖大吗?”郑大官人笑道,“自家费时费力小打小闹,哪里比得上同官府买卖来得畅快!”

明月摆摆手,“快别说这话,叫我脸上臊得慌。我可是听说了,您那边也在预备同水军合作呢。”

“难!”郑大官人吐了口浊气,许是酒气上头,难得说了点真心话,“水军用船颇苛刻,掏银子也不爽快,有时船交上去三五年了,船钱还没影儿呢!届时负责的官员都换届了,新来的不认,旧去的不管,成烂账的还少吗?”

虽说都是做朝廷的买卖,可明月的丝绸每位官吏都有份,所以没人会反对,但船就不一样了,管水军的才几个?内地的才不管你坏了多少,恨不得一毛不拔呢!

反倒不如直接卖给民间商人,至少大家都痛快,明白因货两讫的道理,就算落魄了也能变卖家业填窟窿……

造船业内的事情明月不懂,不好乱讲,只附和着说了几句,又问吕德昌人品如何,是否可信。

郑大官人揉揉额头,坦率道:“我同他还真不熟,不过江老板,做买卖不就那么回事儿么,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给出去,银子收回来就完了,他人品如何、拿了货去作甚,与你我何干?”

只要给钱,买了船、买了布去一把火烧了又怎样?

郑大官人醉归醉,神志犹在:他跟吕德昌确实不熟,但同样的,跟明月也没熟到哪里去,万一给其中一方打了保票,后续出事,他就难逃干系。

还是三不沾的好!

次日吕德昌如约而至,先同明月见过了,便直接说起要求,“要一千柿蒂纹,一千万字不到头,一千卷草纹,一千菱格,一千提花吹雪。颜色么,都是常见的红绿黄蓝黑白之流的纯色,但彩色的要比市面上的更浓艳些。另外,我知道江老板名下亦有绣娘,若来得及,再要五百苏绣,市面上常见的花色即可。不过那些蛮子无甚眼光,欣赏不来山水意境,花鸟多些……”

总体而言,这些要求还真不算过分,虽要提花,但都是最常见最成熟的经典提花,会操作花机的织工都做得。

至于苏绣,那也简单,直接从民间织户手中收来白胚布就好,也碍不着织坊的事。

明月简单盘算了下,“这倒不难,只是若要颜色浓重艳丽,染料必须增多,这块本钱就上来了。另外,要多厚呢?什么时节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