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之前的高考顺序一样,高考的第一科还是语文,考生全部就位,监考老师展示了一下未开封的试卷,然后拿出美工刀开封。
上午九点整,考试铃声响起,答题开始。
在拿到试卷的那一刻,陈默习惯性的将试卷翻到后面扫了一眼整套卷子的题目。
哎。。。?
陈默感觉自己刚刚好像看到了什么熟悉东西,于是又将卷子翻到了后面。
卧槽。。。?!
陈默揉了揉眼睛,凑近试卷再仔细看了一遍。
哎,卧槽?!
如果陈默视力正常,没看错的话,试卷上那道常见的阅读理解题目是这样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站在这里,我想起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
我想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
善良无需声张,自有千钧之力;勇气不必喧哗,亦能振聋发聩。愿我们都能守护好心中那份最朴素的道德准则,用理性的光芒照亮勇气的道路。
1。请解释文中画线句“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在本文中的含义。(4分)
2。面对他人“值不值”的疑问,作者是如何回应和论证的?请简要概括。(4分)
3。文中引用《论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有何作用?(4分)
4。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见义勇为”与“见义智为”关系的理解。(6分)
5。文章结尾说“善良无需声张,自有千钧之力;勇气不必喧哗,亦能振聋发聩”,请从语言特点和思想内涵两方面简要赏析,并说出作者当时在说这句话的意图。(6分)
陈默看到最后一道题目挠了挠脑袋,说实话,他能有啥意图啊,意图不就是要录《开讲啦》吗,问题是这好像不能这么写吧,要不然自己在答案后面加一个括号,里面写上我是原作者,给我个面子?
当然,仅凭这一道阅读理解还不足以让陈默这么惊讶,在试卷的最后面还有一道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愿华夏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这番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振聋发聩。当代青年身处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