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你现在又认为,孩子被关在神像中,其实是大人们在外界活跃着。
这不是和,只有孩子活着矛盾吗?哪怕孩子存在神像中,在游戏的现实中,最后的导向依然是,活着的是大人,对吧?
这不是和你那句,“活下来的都是小孩,大人全死了。”互相矛盾吗?】
精神紧绷之下,危机环伺之中,这种慢腾腾的反问,让人精神不悦。
她知道,怪谈bking看着她共享出的全息游戏的视觉,所以她直接在游戏说,“可能调查的时候,已经不知不觉来到了神像里头。”
说完后,她听见,ai自动阅读,读出了怪谈bking的疑问。
【当然有这种可能。】
【可你就是大人啊,按照你的理论,你怎么会不知不觉来到只有小孩的神像当中呢?】
有人做过调查。
什么语调最招人讨论。
答案是反问句。
明明知道真相,却要通过反问的方式来陈述答案。
在最需要答案的时候,反问强调的反而不是答案了,几乎表达了一种隐藏的提问权的转移和潜移默化的打压。
她听见怪谈bking问。
【而且……让我在意的是,你的精神力,连是否来到游戏的副本,都没办法判断吗?】
南安深吸口气,随意捡起床头柜边的水杯,精准注力砸向鱼缸,伴随着玻璃破碎的声音,水哗哗得流了一地。
两条鱼随着水流掉在四溅的玻璃渣上,弹跳着让刮蹭着自己的鱼鳞,没多久,地上就洇了鲜血。
面前的、正在朝她靠近的、拥挤的孩子,也随之停住脚步,整齐划一地看向鱼缸。
南安趁孩子回头时侧身后退,从本身就不宽敞的卧室中扒住窗沿,翻身跃出,着地。
黑色的土蔓延的多了,她也闻到了味道,是血腥味。
晚风夹带着血腥味,往脸上吹着,建筑的窗边,孩子们探出头,没有追上来,而是朝她微笑着。
“是你让我,根据怪谈得出结论的。”南安仰头看着,轻声问,“我得出的结论,不对吗?”
不过,怪谈bking现在没有回答了。
在得知这里是一个整体后,哪怕只是站着,也感到无时无刻不被盯着。
本身就离不开,南安也没离得太远。
她也在好奇,为什么那群孩子没有重新追她。
直到她闻到空气中混杂着腥味的香味。
香味来源于她之前待的那家。
亮着点光,孩子们在里头炖了鱼汤。
南安意识到,是因为她砸碎了鱼缸。
她把鱼缸砸碎了,鱼掉了出来,于是孩子们把鱼捡起来,去炖了鱼汤。这才没有来追她。
…
南安最后找了勉强算是安全的城角,只能容下一个人站着,周围没有任何生物的吐息,才打开内置的游戏社区。
怪谈bking的帖子下乱糟糟的,对她的回复可能还是因为,见她准备对小孩动手,来临时提醒的。
社区下评论很多,从不同角度,不同时间线、不同视角,一点点拼凑着自己那部分的故事。
[这么一说的话,神像与其说是炊具,不如说是人型的棺材。]
[鱼缸也是鱼的棺材吗?房子也是人的棺材?]
[我这里有一个童谣。
——家中来一客——
——客在廊下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