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

BL小说>让你下山娶妻,不是让你震惊世界! > 第1561章 果然还是自家兄弟好(第2页)

第1561章 果然还是自家兄弟好(第2页)

当天傍晚,明川翻出母亲遗留的行李箱,在夹层中找到一张泛黄的地图,上面用红笔圈出一个点??正是他们最初下山时经过的那个废弃气象站,位于怒江峡谷深处。

“我们得去一趟。”他说。

阿萝握住他的手:“这一次,不只是为了别人。”

三天后,他们抵达目的地。气象站早已荒废,铁门锈蚀,玻璃碎裂,藤蔓爬满墙壁。但在地下室的一角,他们发现了一个密封舱,内壁刻满声波纹路,中央摆放着一只玻璃容器,里面静静生长着一株忆璃花,茎干透明如水晶,花瓣金光流转,比山上所见更为纯净。

花根扎在一具微型共振装置上,连接着一块仍在运转的电池板,靠雨水发电维持生命。

明川蹲下身,伸手轻触玻璃。刹那间,装置启动,一段录音缓缓播放??是他母亲的声音,年轻、清晰,却带着深深的疲惫:

>“如果你听到这段话,说明你已经走出了山。我知道你会恨我,因为我让你从小练习控制声音,甚至压抑哭泣。但你要明白,我不是要你沉默,而是要你强大到能打破沉默。

>‘静默素’是我参与设计的,但我也是第一个背叛它的人。我把最原始的反向频率编码进了《声律本源》,藏在第七章‘破障吟’的第三小节。只要有人真心说出真相,那个频率就会激活,削弱药物对神经的影响。

>我不能公开反抗,所以我选择了最慢的方式??播种。

>明川,我的孩子,我不是完美的母亲。但我始终相信,你的声音,值得被世界听见。”

录音结束,整个房间陷入寂静。

阿萝眼眶通红,紧紧抱住明川。他没有哭,只是久久凝视那朵花,仿佛看见母亲年轻时的模样,站在雪山之巅,迎着风,轻轻哼唱。

他们将这株忆璃花带回雪山木屋,种在门前。不久后,它的根系开始蔓延,新芽破土而出,与野生忆璃花交织生长,形成一片更广阔的金色花海。

消息传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朝圣。但他们不再称明川为“VoiceMan”,也不再把他当作救世主。他们只是安静地来,坐下,说话,然后离开。有些人甚至不说一句话,只是坐在花前,流泪,或发呆,或微笑。

直到有一天,一个十岁男孩独自爬上山。他瘦小,眼神怯懦,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

他在木屋前跪下,把纸放在雪地上。

明川走过去捡起,展开一看,是一幅画:一群大人围成圈,手指着中间一个小女孩,嘴里吐出黑色的箭。女孩捂着耳朵,满脸泪水。画的下方写着一行歪歪扭扭的字:

>“老师说,心里难受就要笑。可我不想笑。我想喊。”

明川蹲下来,看着男孩:“你是她的哥哥?”

男孩点头,声音细若蚊蝇:“他们都说她是装的……可那天晚上,我听见她在被窝里咬枕头,都不敢哭出声……”

明川抱住了他。

那一夜,男孩睡在木屋里,做了人生第一个没有噩梦的觉。

第二天清晨,他走到忆璃花丛中,对着花朵大声喊了一句:“我不高兴!”

声音不大,却像一颗石子投入湖心。

片刻后,整片花海轻轻震颤,花瓣微扬,仿佛回应。

从此,每年春天,都会有孩子被父母送来,在花开时节大喊一次心里话。有的喊“我讨厌上学”,有的喊“我不想当乖孩子”,有的喊“我害怕死”。喊完之后,他们会摘下一朵花,带回家种在窗台。

科学家后来发现,这些移植的忆璃花,只要听到真诚的情绪表达,就会释放微量芳香分子,能显著降低焦虑水平。医学界称之为“情感共鸣植物疗法”,简称EPT。

而在缅甸的声种学校,一名曾因说真话被家族驱逐的女孩,写了一本书,名叫《我不是坏孩子,我只是说了实话》。书的第一章写道:

>“我们从小就被教‘听话’,却没人教我们‘说话’。

>我们被要求‘懂事’,却不准‘受伤’。

>我们学会了微笑,却忘记了哭泣的权利。

>直到有一天,我走进一间屋子,墙上贴满陌生人写的秘密,我才明白:原来我不是怪物,我只是太早觉醒。”

这本书被翻译成四十三种语言,成为全球中小学情感教育推荐读物。

柬埔寨的《未命名之声》电台迎来了第1000期特别节目。主持人(如果还能叫主持人的话)播放了一段长达两小时的沉默录音,背景只有海浪声和远处孩子的笑声。节目标题是:

>**《今天,没有人需要说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