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

BL小说>文豪1983 > 第48章 共同警备区(第1页)

第48章 共同警备区(第1页)

越军班长反而说:“我们已经签订停战协约,从六月一号起,我已经完成了我作为前线军人的指责。”

裴大校怒道:“就算停战了,你也不能对……你曾经的敌人,表现得这么亲密!”

这个越军班长用字正腔圆。。。

夜深了,陈默却没有睡意。他把那卷西安老赵儿子的录音重新听了一遍,耳机里传出的声音像一把钝刀,缓慢地割开记忆的结痂。窗外的城市早已安静下来,只有远处高架桥上偶尔掠过的车灯,在天花板投下短暂的光影,如同旧日时光的残影。

他摘下耳机,起身走到书柜前,手指在一排排磁带盒间滑动,最终停在编号HTH-08-217的位置。这是上周刚收到的一盘录音,寄自河北邢台,寄件人只写了“张秀兰,六十八岁”。她没有留下电话,也没有要求回信,只是在附言里写道:“我想让我闺女听听,妈不是不想她回来,是怕她回来难过。”

他将磁带放进随身听,按下播放键。

>“小芸啊……妈今天把院子里的葡萄藤剪了。你小时候最爱坐在底下写作业,说那叶子像绿伞。去年夏天枯死了,我拖了一年才舍得动它。昨儿个邻居李婶看见说:‘老张,你这院子比人都活得久。’我笑笑,没说话。”

>

>“你十岁那年走丢过一次,我在镇上找了整整一夜。最后在供销社门口找到你,你缩在台阶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半块糖。我把你就抱回家,一路上骂你不懂事,可眼泪止不住往下掉。你醒来问我哭啥,我说风迷眼了。”

>

>“你结婚那天我没去。你说婆家规矩多,不让远亲来。我知道你是怕我穿得寒酸,给你丢脸。其实我不在乎那些。我就想看你穿上婚纱的样子,哪怕一眼也好。”

>

>“今年体检,医生说我血糖高,心脏也不太好。我没告诉你爸,更没敢跟你说。你们都在外地,日子也不宽裕。我不想你们为我操心,也不想你们半夜接到电话,吓得睡不着觉。”

>

>“有时候我做梦,梦见你还住在家,早上喊我‘妈’,叫我帮她挑衣服。醒来一看,屋里空荡荡的,连回声都没有。我就自己对着墙说:‘哎,闺女,这件红的配裙子好看。’”

>

>“小芸,妈不怪你不常回来。我只是想让你知道,不管你在哪儿,妈这儿永远有你一双拖鞋,一碗热汤面。你要累了,就回来歇歇。门从来不锁。”

录音结束,房间里陷入一片寂静。

陈默坐在黑暗中,久久未动。他的脑海里浮现出林晚前两天说的话:“我们做的这些事,是不是太沉重了?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座坟,咱们却天天挖开给人看。”当时他回答:“可也正因为是坟,才更要打开。不然爱就真的死了。”

现在他明白了,真正的治愈,从来不是抹去伤痛,而是让那些被压抑的情感,终于有机会呼吸。

第二天清晨,他拨通了项目组的值班电话:“请帮我联系邢台那边的社区志愿者,找到张秀兰老人,安排一次家访。另外,请准备一套便携录音设备,我们要做一期‘回声计划’试点??父母录一段话,我们送过去,子女录一段回应,再送回去。全程不干预,只传递。”

挂了电话,他又翻开工作手册,在“倾听信箱”年度总结提纲里添上新的一章:《沉默的重量》。

筹备“回声计划”的过程中,各地反馈接连不断。一位江苏盐城的初中老师寄来一封信,说班上有名学生读了“父亲的名字”活动报道后,在作文里写下:“我爸三年没回家了,他在工地搬砖,说等我考上大学才回来。我现在每天晚上都对着手机说一句话,然后发到一个叫‘倾听信箱’的邮箱,我不知道他能不能听见,但我觉得他在听。”

陈默让团队联系学校,悄悄给这个孩子送去一台小型录音笔,并附了一张卡片:“你的声音,一定会传到他心里。”

三天后,他们收到了回音??是一段工地午休时的录音。男人的声音沙哑疲惫,背景有钢筋碰撞的叮当声。

>“儿子,爸听到你写的作文了。那天中午蹲在脚手架下面,听着听着就哭了。工友笑话我,我说没事,就是辣椒吃多了。”

>

>“你说你想我,我也想你。每天收工回来数钱的时候,我都想着:再多干一天,就能早点回家陪你。”

>

>“爸不是不想回,是怕两手空空回去,让你失望。你要好好念书,别学爸这样苦一辈子。等你毕业那天,爸一定穿着新衣服去参加典礼。”

>

>“还有……你说你喜欢我讲故事,那从明天起,我每天录一段,讲你小时候的事,讲给你听。”

陈默把这段录音放进“回声计划”的首期合集,命名为《远方的父亲》。发布当晚,播放量突破八百万。评论区里有人写道:“我也是那个三年没回家的儿子,看完视频,我立刻买了回家的票。”

十月末,“倾听信箱”联合多家公益组织,在全国五十个城市同步启动“千封家书行动”。他们征集普通人写给父母或子女的信件,由志愿者手抄誊写,用传统邮局寄出。每一封信都附有一张二维码,扫码即可收听对应的语音版本。

陈默亲自参与了江城站的第一批投递。那天细雨绵绵,他和一群大学生志愿者骑着电动车穿梭在老城区的巷子里。其中一封是寄给一位独居老人的,地址写着“胜利路14号平房,门上有贴红福字的那户”。

开门的是位白发老太太,戴着老花镜,手里还拿着针线。看到信封上熟悉的字迹,她愣住了:“这是我女儿写的?她……还给我写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