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钧也在人群里看那布告,他身形高大魁梧,站在一群文质彬彬的学子里面,鹤立鸡群一样突兀。
“崔兄,”有人上前来找他搭话,一鞠手狐疑开口,“这徐兄……是个什么意思?”
莫不是这凤安……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好处不成?!
让他想想……西北,莫不是有矿?!
一想到这,带头的学子精神一振。
“什么什么意思?”
崔钧笑呵呵地瞥了他们几眼,他今日如愿得去大泽县,心底很是高兴,也愿意让自己更高兴些。
“咱们十年寒窗苦读,不都是为了心中的抱负,想要主政一方为民做主的吗?”
“难道诸位同窗觉得,只有去了富裕地方当官,才算是心愿达成功德圆满了?”崔钧发问。
这话谁敢接?!
一群想着打听消息看看能不能捞一杯羹的士子们萎了,晒笑着四散开,“哪里哪里,崔兄严重了。”
“哼。”
崔钧睨他们一眼,带头的那个长袍青年他认识,这次外放选官,就他蹦跶得最欢,绞尽脑汁想给自己捞个好地方。
这种人日后为官什么品行,还用猜?
崔钧摇了摇头,大马金刀地挤开众人走了出去,视线远远地往几个不喜不怒,平淡如常的同年处一瞥。
那些人对上他视线,遥遥行了个礼。
这纸上,百姓过得最艰难的两个地方,都被徐辞言和崔钧两人选了。
他们关心世事,虽不能想明具体缘由,但也大抵猜得出来这两人的意思。
都是抱着为民做主当父母官去的。
学问出众,品行操守亦有君子之风,值得他们以礼相待。
崔钧遥遥回礼,心底感慨一声。
还好这朝里还是有正常人在的,不然满朝的贪官蠹役,大启还有未来么?
………………
另一头,徐辞言对接好手上的事务,递了牌子进宫。
大殿外头依旧是几个熟悉的面孔,徐辞言进去的时候,兵部尚书刚好一脸笑意地从里头出来,朝他点了点头。
“下官见过大人。”徐辞言匆匆一行礼,两人细声交谈几句,等到内使传唤的时候,便迈腿进去。
“你来了。”乾顺帝正提笔奋笔疾书,高案上面,摆着两卷明黄的圣旨。
“看看这个。”他把边关送来的密报往桌上一推,鸿喜赶忙一溜烟接过递了下去,徐辞言翻开一看,是鞑靼那边的回信。
那个被选中当“草原王”的幸运儿叫哈里怯汗,掌着忽孩部落。
这部落在整个鞑靼里面中等偏上,不算太强也算不上太弱,各方面都符合要求。
最重要的是,忽孩部落靠近两国交界处,曾经和大启有过一段时间的互市。
靠着商贾贸易带来的大量人力金钱,忽孩最辉煌过的时候,乃鞑靼五大部落之一。
只可惜对于这样过于依靠外来经济,本身生产力不强的部落来说,互市的关闭,给它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若不是哈里怯汗还算有些本事,想来忽孩眼下的地位不保。
先辈尝过的甜头就摆在那,得知大启有意册封“草原王”重开互市的时候,哈里怯汗当机立断地摁住了其他几个竞争对手,争取了这个殊荣。
“忽孩那边气候恶劣,一直到五六月去都还是天寒地冻的,”乾顺帝搁下笔,“据探子来报,他们已经在开始把牛羊马匹赶在一处,为互市做准备了。”
出于多方考虑,第一场两境互市开放的时间选在了四月底,这月里消息就会公布出去,好给各地的商户运
送货物的时间。
“陛下放心,”徐辞言合上折子点点头,“臣必然会竭力保证互市正常进行。”
“朕自然是相信你,”乾顺帝笑笑,“还有一事……鞑靼那五个大部开始向其他小部落购买马匹,想来是有要战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