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

BL小说>我才是徒弟们的随身老爷爷? > 第三章 代码无敌(第2页)

第三章 代码无敌(第2页)

七十二名弟子迅速列阵,手持竹管、铜铃、瓦片、贝壳琴,围绕主殿布下“声垣阵”。阿木立于中央,骨琴横置膝上,十指疾拨,do-re-mi-sol-la-si-do循环往复,形成一道音律屏障。

当第一波冲击撞上声墙时,天地剧震。

音浪交击处,空气扭曲成琉璃色,浮现出无数残影:一个母亲抱着饿晕的孩子跪在官府门前,守忆人悄悄塞给她半块饼;一位老兵在雪夜里为迷路旅人点亮灯笼;少女药箱客冒死救治瘟疫患者,最终倒在村口……这些画面本已被“禁忆之眼”抹去,此刻却因众人心念共振,强行显化!

“看见了吗?”阿木嘶声大喊,“你们的记忆,从来就不属于你们自己!它是千万人共同呼吸的命脉!”

声墙巍然不倒。

巨眼停滞片刻,缓缓退去,隐入云层。

风暴暂歇,众人瘫坐于地,气息微弱。唯有阿木仍挺立不动,额角渗血??方才对抗中,他的经脉几乎寸断。

“师尊……我们撑不了太久。”一名弟子哽咽,“朝廷不会罢休,他们还有更可怕的手段。”

阿木擦去血迹,望向庙前广场。那里,数百名普通百姓自发聚集,手持手抄善录,静静等待晨读开始。他们中有农夫、绣娘、货郎、塾师,没有一人会法术,却眼神坚定。

他忽然笑了。

“你以为……我们靠的是琴、是钟、是符咒吗?”他轻声道,“不。我们靠的是‘记得’这两个字。”

次日清晨,守忆寺照常举行诵读仪式。阿木站在千人之前,翻开《续光谱》,声音苍老却洪亮:

“今日第一条:癸卯年冬,渔村寡妇陈阿娣,收养战火遗孤三人,卖发购粮,终年四十七,贫病而终。临终前言:‘我不图报,只愿他们长大后,也能拉别人一把。’”

千人齐声复诵:“陈阿娣……我们记得。”

第二条:“乙巳年春,樵夫赵大山见虎噬童,持斧扑救,身受十七创,死前将孩子推出险境。村人感其义,立无字碑于山口。”

“赵大山……我们记得。”

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每念一条,千人便齐声回应一次。声浪滚滚,直冲云霄。

而在千里之外的京城监史台内,那尊“禁忆之眼”突然剧烈震颤。台中官员惊恐发现,所有存档的“净化名录”正在自动燃烧,灰烬落地竟拼出一个个被删去的名字。更有甚者,街头巷尾的小孩不知何时开始哼唱一段陌生旋律??正是《护心曲》的变调。

“怎么回事?!”监史令拍案而起,“封锁全城!禁止一切口头传诵!”

可越是压制,歌声越盛。深夜,有人潜入太学废墟,在焦黑的墙壁上刻下:“善不可禁,心不可囚。”次日清晨,整面墙竟泛起微光,字迹自行扩展,续写出上百桩被埋没的善事。

与此同时,北境旱地突降甘霖,雨滴落地不散,反而聚成文字:“王二狗,救饥民十三人,死于途中。”“李秀娥,织布换粮,周济邻里,卒年三十九。”……

一场无声的反扑,正在神州大地悄然展开。

阿木得知消息,长叹一声:“林师父,您说得对……只要有人愿意记,光就不会灭。”

他转身走进密室,取出林小满留下的竹杖。杖头陶片早已不再沉默,每隔七日便会浮现新字,如同某种活体传承。他轻轻摩挲,忽觉一阵温热??陶片表面,竟缓缓显出一行前所未见的文字:

>“若你执此杖行走世间,

>每一步,都将唤醒一段被遗忘的故事。

>因为真正的《尘光集》,不在书中,

>在你脚下,在人心,在每一次选择不说谎的瞬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